来源:农产品集购网
当前小麦市场仍无明显的利好和利空因素,加之政策方面暂无大规模拍卖消息,预计11月份小麦价格仍以震荡调整为主,震荡区间基本与上月相似,涨跌皆受限,“牛皮市”震荡行情或将持续。
10月份,小麦市场整体以震荡行情为主,麦价波动频繁。月内高点涨至3130元/吨,低点跌破3000元/吨。麦市行情反复涨跌,一定程度上消耗贸易商对后市的看涨心态,考验着当事者的定力和对市场的判断。10月底,主产区制粉企业国标二等新普麦进厂价3010~3040元/吨,较上月同期小幅下跌10~20元/吨。
产区麦价持续震荡调整
近两周小麦市场价格可谓“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先是急跌,随后急涨,没涨几天又开始下跌。据市场反映,当前持粮主体售粮情绪及制粉企业采购心态仍是影响麦价的关键因素。
当前,河北邯郸制粉企业新普麦净粮进厂价1.50~1.515元/斤,山东菏泽1.49~1.525元/斤,河南新乡1.515~1.535元/斤,江苏徐州1.50~1.535元/斤,安徽亳州1.505~1.51元/斤,部分价格较上月底下调0.005~0.015元/斤,个别地区再次跌破1.50元/斤。
近期麦价持续区间震荡调整。主要原因:一方面,“双节”后面粉走货不快,制粉企业开机率偏低,提价收购小麦意愿不强,玉米价格下跌,贸易商腾仓收购玉米;另一方面,当价格跌破市场心理价位时,持粮主体出售积极性降低,市场流通粮源减少,制粉企业又会小幅提价吸引粮源。
据市场人士分析,小麦价格的多轮震荡反复,让不少持粮主体对小麦后市的信心受挫,惜售情绪有所减弱。部分贸易商反映,小麦已经震荡了近两个月时间,价格没涨,考虑到资金利息和库存费用,相当于收益在不断缩水,眼见饲用需求退出、面粉需求无望,短期麦价没有能力突破上涨,很多人选择了落袋为安。
储备销售多以底价成交
据市场反映,近期各地储备小麦销售持续,投放数量和成交情况一般,从盘面看底价成交居多,流拍现象屡屡出现。据了解,之前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拍卖底价1.60元/斤能全部成交,而现在拍卖底价下调为1.58~1.59元/斤,还有流拍。
10月30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竞价销售2018~2020年小麦21942吨,成交19942吨,成交率91%,底价3160元/吨,成交价3160~3180元/吨,均价3163.42元/吨。
10月31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竞价销售2016~2020年小麦16181吨,底价3120元/吨,全部流拍。
11月3日,中储粮西安分公司竞价销售2018年和2019年小麦12354吨,成交1693吨,成交率13.7%,成交价3210元/吨。
虽然目前面粉厂对小麦需求欠佳,但部分补库小麦价格却相对坚挺,由于补库小麦质量要求较高,贸易商反映补库小麦装车价格基本上都高于发往面粉厂的价格。
10月30日,江苏省丹阳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采购5154吨2023年江苏产红小麦,成交1775吨,底价3120元/吨,成交价3020元/吨。
10月31日,山西临县粮食局青凉寺粮站竞价采购2023年县级储备小麦5000吨,底价3440元/吨,成交价3210~3230元/吨,成交均价3220元/吨。
11月3日,中储粮上海分公司竞价采购2023年小麦4467吨,底价3140元/吨,成交价3098元/吨。
终端市场需求跟进不畅
10月中下旬以来,面粉市场需求不旺,经销商入市心态谨慎,厂家走货偏缓,且盈利状况不佳,生产热情不高。监测显示,11月2日,产区调查企业开工率46%,周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月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面粉企业开机率70%,中小型面粉企业开机率30%~60%。
进入11月份,终端面粉市场需求仍无明显利好带动,同时小麦价格波动也影响面粉经销商备货情绪,部分粉企为加快走货,小幅下调面粉出厂价格。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为3420~346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20~40元/吨。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麸皮出厂价为1840~193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30~60元/吨。
自新季玉米上市以来,由于市场看空氛围浓厚,玉米价格持续深幅下跌。据监测,华北地区玉米现货价格已从9月中旬的2900元/吨以上跌至当前的2600元/吨左右,而小麦、玉米价差从9月中旬的120元/吨左右扩大到近期的300元/吨左右。
从谷物替代角度看,当前小麦饲用性价优势已不存在,大规模饲用替代的窗口基本关闭,饲料企业除继续消化前期库存外,几乎不再采购小麦。
从购销心态角度看,玉米价格下跌也带动小麦预期看弱,部分贸易商转而腾仓收购玉米,加快阶段小麦出库力度。有贸易商认为,后期小麦价格即使上涨0.02~0.03元/斤也没有多大利润,不如趁着现在获利了结,转收更低价格的玉米。虽然目前市场普遍唱空玉米,但玉米只要一涨就有利润。
短期小麦“牛皮市”或持续
近期小麦市场供需基本面未出现明显变化,饲料企业退出小麦采购,面粉企业则多根据上量和库存灵活调整采购价格。预计11月份小麦市场仍以震荡行情为主,麦价下行有支撑、上行有阻力,波动幅度相对有限,1.50~1.55元/斤或仍为阶段麦价的主流运行区间。
一方面,今年夏收期间部分地区遭遇“烂场雨”天气,芽麦数量增加,质优小麦减少,高质量小麦供需格局偏紧。经过近5个月的消化后,市场质优小麦余量进一步下降,持粮主体低价惜售意愿仍在,对小麦市场行情形成支撑,行情下行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11月份下游面粉市场需求难有明显改观,厂家开工负荷或仍维持中低水平,盈利状况也不会有大的起色,入市心态谨慎,部分厂家有意向优先消化原粮库存,降低库存压力,小麦采购基本为以销定购。更何况在小麦基本退出饲用替代后,市场消费相对单一,仅靠制粉企业需求支撑难以提振麦价大幅走高。
小麦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11月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显示,10月份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125点,环比下跌1%,同比跌幅达17.9%,其中国际小麦价格下跌1.9%。
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大规模进口小麦热潮持续。10月份购买了约200万吨澳大利亚新作小麦,并于12月份开始发货。自9月份以来,中国还订购了约250万吨法国小麦,12月至3月装运。美国农业部公开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购买两笔美国软红冬小麦总计超过40万吨。另外,中国还在寻求一些美国春小麦和加拿大春小麦。
1月至9月我国小麦进口量达到1017万吨,同比增加53.6%。自2021年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已连续3年突破关税配额限制。市场分析2023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可能达到1200万吨左右,而且采购热潮可能持续到2024年。
我国小麦自给自足水平较高,虽然进口数量有所增加,但进口小麦主要为满足优质品种调剂需求,还有一部分流入饲料领域和储备环节,真正对市场的冲击并不大。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2940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