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炼焦煤供应量测算与回归炼焦的探讨

期货资讯 2023-05-08 09:10

【导读】跨界炼焦煤供应量测算与回归炼焦的探讨,笔者参考煤炭分类国家标准,根据研究需要,将煤炭划分为炼焦煤和动力煤两大类………

精煤回收率、煤炭产量和进口、电煤缺口、非电用煤增量等都是重要监测指标

笔者参考煤炭分类国家标准,根据研究需要,将煤炭划分为炼焦煤和动力煤两大类。其中,炼焦煤中的贫瘦煤和气煤也可以当动力煤使用,称为跨界炼焦煤。相应的,炼焦煤供动力煤使用,称为跨界供应。本文尝试测算2022年跨界炼焦煤的供应量,并探讨2023年跨界炼焦煤回归炼焦的可能性和数量。

[我国煤炭品种的分类]

第一,按照煤化程度划分。煤炭是由有机物经过地质作用分解沉积形成,在煤化过程中,有机物氢、氧含量逐渐减少,而碳含量逐渐增加。根据煤化程度或含碳量的高低,将所有的煤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3个大类,然后再细分为无烟煤、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褐煤14个小类。

根据我国煤炭分类标准,烟煤中的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和贫瘦煤都属于炼焦煤,而褐煤、无烟煤以及烟煤中的长焰煤、不粘煤和贫煤都属于非炼焦煤。本文我们将炼焦煤以外的煤炭统称为动力煤,即将煤炭划分为炼焦煤和动力煤两大类。动力煤的用途包括发电、供热、建材、冶金、化工等。炼焦煤中的贫瘦煤和气煤也可以当动力煤使用,称为跨界炼焦煤。相应的,炼焦煤供动力煤使用,称为跨界供应。

第二,按照物理加工划分。根据用途、加工方法和技术要求,我国煤炭产品分为原煤、筛选煤、洗选煤、精煤4个大类,质量由低到高,不同类别里面又细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其中,原煤,是指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分选和筛选加工,仅经人工选矸石后的煤炭产品。筛选煤,是指经过分选或筛选加工后,清除了大部分或部分杂质与矸石,其粒度分级下限在6mm以上的各种块煤产品,根据粒度范围的不同分为混煤、末煤、粉煤、块煤(大块、中块等)、粒煤。洗选煤,是指经过洗选或筛选加工,清除了大部分或部分杂质与矸石的原煤,其粒度上限在50mm、25mm、20mm、13mm或6mm以下的煤炭产品,根据粒度范围的不同分为洗原煤、洗混煤、洗末煤、洗粉煤、洗块煤(大块、中块等)、洗粒煤。精煤,是指经洗煤厂加工供炼焦用的精选煤炭产品,冶金炼焦用精煤灰分小于等于14.00%,其他炼焦用精煤灰分在12.51%—16.00%。所以,炼焦原煤经过洗选,去除杂质和矸石,最终成为达到炼焦标准的精煤,即炼焦精煤,炼焦精煤产量占炼焦原煤入洗量的百分比称为精煤回收率。

[观测炼焦煤跨界供应]

第一,从精煤回收率的角度观测。一般来说,在原煤品质稳定的情况下,精煤回收率保持稳定,但从长周期看,随着优质煤炭资源日渐消耗,精煤回收率会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因此,如果精煤回收率短时间内出现明显下降,那么就可能不是煤质下降所致。比如,原矿产量没有全部用于精煤生产,多余的原矿被当作他用或做库存囤积起来,导致精煤回收率技术性下降。

2021—2022年,部分炼焦煤被当作动力煤使用,导致跨界炼焦精煤回收率骤然波动或加速下降。笔者观察发现,贫瘦煤精煤回收率在2021年3月出现明显跳水,从2月的0.28%骤降至0.23%,而后保持平稳。气煤精煤回收率在2019—2020年稳定在0.21%附近,但从2021年4月开始呈持续下行态势,从0.19%逐渐降至2022年年底的0.16%。气肥煤回收率在2022年5月也出现跳水,从4月的0.34%骤降至0.30%,之后保持平稳。这或许说明随着煤炭保供政策持续强化,部分气肥煤也加入保供中。

图为精煤回收率(单位:%)图为精煤回收率(单位:%)第二,从精煤产量与原煤产量增速的角度观测。在精煤回收率稳定的情况下,假设炼焦原煤产量百分之百入洗,那么炼焦精煤产量同比增速应该与炼焦原煤产量同比增速保持一致。如果炼焦精煤产量同比增速明显小于炼焦原煤产量同比增速,那么排除煤炭品质下降的影响,就有可能存在炼焦原煤非百分之百入洗的情况,即有部分炼焦原煤游离在炼焦精煤生产系统之外,要么成为炼焦原煤库存,要么被挪为他用。由于近两年炼焦煤供应不足,矿山生产利润高企,加上国家严查煤炭囤积居奇,囤积原煤库存不是经济选项,精煤与原煤产量增速的差异是炼焦煤流向动力煤保供所致。2021—2022年,贫瘦精煤、气精煤产量分别与其原煤产量的增速存在明显差异,精煤产量增速明显低于原煤产量增速,而其他煤种,如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的精煤与原煤产量增速均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2022年跨界炼焦煤供应量计算]

以2020年精煤回收率为基准,将2022年炼焦原煤产量折算为理论炼焦精煤产量,然后计算与实际炼焦精煤产量的差,该差值即为炼焦精煤跨界供应量,将其除以精煤回收率,得到炼焦原煤跨界供应量。

表为2022年跨界炼焦精煤、跨界炼焦原煤供应量测算(单位:万吨)

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到:

第一,2022年,炼焦精煤跨界供应合计2847万吨,占炼焦精煤实际产量49351万吨的5.8%,这就导致炼焦煤平衡表中供应端有效产量减少2847万吨。也就是说,2022年炼焦精煤产量按照实际的49351万吨测算,炼焦煤平衡表短缺1103万吨,但如果跨界供应悉数回归,那么炼焦煤将变为过剩1744万吨。

表为焦煤供需平衡

第二,2022年,我国炼焦原煤产量为131900万吨,同比增长6491万吨或5.2%。炼焦原煤跨界供应合计11603万吨,占炼焦原煤产量的8.8%,即超过1.1亿吨的炼焦原煤被当作动力煤保供使用,其中包括增产的6491万吨和原有的5112万吨炼焦原煤产量。

第三,气原煤和贫瘦原煤跨界供应量占炼焦原煤跨界供应量的92.2%。气煤和贫瘦煤的精煤回收率低,分别只有0.2074%和0.2806%,但它们产量高、热值高,成为首选的跨界供应煤种。2022年,气原煤跨界供应8494万吨,占气原煤产量52500万吨的16.2%,占炼焦原煤跨界供应的73.2%;贫瘦原煤跨界供应2204万吨,占贫瘦原煤产量10465万吨的21.1%,占炼焦原煤跨界供应的19.0%。

[2023年跨界炼焦煤回归炼焦估算]

假设2023年跨界炼焦煤回归炼焦,则动力煤供应增加1.4亿吨。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44.96亿吨,同比增加4.24亿吨或10.4%。根据九大产煤省份(2022年原煤产量占全国90.5%)公布的2023年煤炭生产计划,预计2023年全国原煤增产将超过2.56亿吨,同比增幅超过5.7%。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是主要的增产地,分别增产约8700万吨、7600万吨和5800万吨,合计占总增产量的87%。

表为2023年原煤产量预测(单位:万吨)

2022年,我国动力煤产量317684万吨,加上跨界炼焦原煤后为329287万吨。假设2023年增产的25631万吨原煤全部为动力煤,若跨界炼焦原煤回归炼焦,那么动力煤+跨界炼焦原煤产量为343315万吨,同比增加14028万吨,同比增长4.3%。

表为假设2023年跨界炼焦煤回归炼焦,炼焦煤与动力煤供应变化(单位:万吨)

2023年电煤缺口估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2022年,我国发电量83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为58531亿千瓦时、12020亿千瓦时、6867亿千瓦时和2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速分别为0.9%、1.0%、12.3%和14.3%。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2022年,我国供电缺口2486亿千瓦时,为近年来最大。假设2023年发电量和用电量均同比不变,1.4亿吨增量煤炭全部用于发电,按照2022年火电单位耗煤热值5250千卡计算,那么大约可以发电3500亿千瓦时,此时供电缺口被弥补且有余电。不过,2023年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发电量和用电量存在增长预期,供电是否存在缺口需进一步测算。

发电量方面,2022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笔者根据其中2025年发电装机容量规划和2022年各类电源产能利用率,测算2025年我国理论发电量和2023—2025年理论发电量年均增速。

表为2023—2025年理论发电量年均增速估算

结果显示,2023—2025年,我国总发电年均增速4.0%。其中,火力发电年均增速-0.3%,光电、风电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8%和13%。因此,按照规划,2023—2025年火力发电量逐年下降,光电和风电保持较高增长,这体现了“双碳”背景下能源结构的调整。不过,如果2023年1.4亿吨增量煤炭用于发电,那么火力发电增速将达到6.0%,不降反增,带动总发电量增长6.4%至89274亿千瓦时。

表为2023年发电量估算

用电量方面,2023年国内GDP增速目标提高,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超过2022年。笔者观察国内GDP增速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发现,2020—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平均高出GDP增速1.1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设为5%,按照31个省区市制定的目标测算可以达到5.6%。如果按照GDP增长5%计算,那么全社会用电量将增长6.1%至91641亿千瓦时。由此可见,尽管2023年煤炭增加1.4亿吨用于发电,但仍有91641-89274=2367(亿千瓦时)的供电缺口。为弥补缺口,假设水电、光伏和风电等发电量按照规划增长,火电提高产能利用率,那么火力发电的煤炭需求要再增加约9467万吨。

2023年非电用煤增量估算

我们一般将化工、建材、供热、冶金等非炼焦和非电力行业用煤统称为非电用煤。2019—2021年,非电用煤从13.97亿吨逐年增长至14.08亿吨,年均增量5400万吨。2022年,非电行业用煤13.75亿吨,同比减少3344万吨或2.4%。笔者预计,2023年随着经济复苏,非电行业用煤需求也将复苏。假设2023年非电用煤增长2%至14.03亿吨,接近2021年的高位水平,此时煤炭需求增加2750万吨。于是,电煤缺口和非电用煤增量合计为9467+2750=12217(万吨)。在假设跨界炼焦煤已回归炼焦的情况下,这部分动力煤缺口将通过进口补充。

2023年煤炭进口量估算

2021年,我国煤炭进口创历史新高至32322万吨,同比增长6.3%。2022年,受俄乌冲突的影响,海外能源紧张导致煤炭需求增加,全球煤炭贸易流向重构,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减少3002万吨或9.3%至29320万吨。其中,动力煤进口同比减少3924万吨或14.6%至22933万吨。2023年以来,随着俄乌冲突的影响弱化,海外能源紧张局面缓解,海外动力煤价格显著回落,进口煤炭优势显现,我国煤炭进口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我国煤炭进口6064万吨,同比增加2525万吨或71.3%,较2021年同期增长47.4%。其中,动力煤进口4752万吨,同比增加2062万吨或76.6%,较2021年同期增长37%。如果未来动力煤维持1—2月的日均进口水平,那么2023年动力煤进口可达到29404万吨,同比增加6470万吨或28.2%。

跨界炼焦原煤回归炼焦估算

煤炭进口增加使煤炭缺口从12217万吨收窄至12217-6470=5747(万吨),这部分缺口将由跨界炼焦煤进行弥补。最终,2022年11603万吨跨界炼焦原煤中的11603-5747=5856(万吨)有望在2023年回归炼焦。

从2022年炼焦煤跨界供应的品种分布来看,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和气肥煤这五种精煤回收率高的炼焦煤有望率先回归,合计原煤904万吨,折算精煤467万吨。剩下5856-904=4952(万吨)跨界炼焦煤回归量中包括贫瘦原煤和气原煤。根据贫瘦原煤和气原煤在弥补动力煤缺口时的使用量,测算得到贫瘦煤和气煤的精煤回归量和跨界炼焦精煤总回归量。比如,若5747万吨动力煤缺口100%由气煤弥补,跨界贫瘦原煤2204万吨全部回归(折算精煤618万吨),那么弥补缺口后,跨界气原煤回归2747万吨,折算气精煤570万吨。若动力煤缺口由全部跨界贫瘦煤和5747-2204=3543(万吨)跨界气煤弥补,则跨界气原煤回归4952万吨,折算精煤1027万吨。最终,跨界炼焦精煤总回归量介于1494万吨和1655万吨之间,均值为1575万吨。

表为2023年跨界气煤、跨界贫瘦煤、跨界炼焦精煤回归量测算(单位:万吨)

本文有关供电缺口的测算是在其他电源如期出力情况下得到的结果。2022年由于来水偏少,水力发电仅增长1.0%。2023年一旦水力或其他电源出力不及预期,那么供电缺口扩大,从而阻碍跨界炼焦煤回归。(作者单位:金瑞期货)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2499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