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回到表鹰实鸽 中国经济回稳向好

期货资讯 2023-01-07 20:32

【导读】此起彼伏的供给冲击使得通胀成为全球的顽疾,面对近 40 年以来新高的通胀,美联储激进的加息使得美元独强而其他资产普跌。 2023 年大宗商品将面临着通胀回落以及经济疲软的制约,而中国稳增长成为改变市场的关键因子,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港股与 A 股则会提前有好的表现。 过去的 2022 年,全球市场充满了波动、意外与挑战。 2022 年也确实犹如一场怪诞的梦,经过数亿人…

此起彼伏的供给冲击使得通胀成为全球的顽疾,面对近40年以来新高的通胀,美联储激进的加息使得美元独强而其他资产普跌。2023年大宗商品将面临着通胀回落以及经济疲软的制约,而中国稳增长成为改变市场的关键因子,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港股与A股则会提前有好的表现。

过去的2022年,全球市场充满了波动、意外与挑战。2022年也确实犹如一场怪诞的梦,经过数亿人的集体感染,终于见到2023年阳光的人,可能还隐藏的创伤后的失落与彷徨。

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了三年,从开始的闻阳变色到主动谈阳,民间思想有不少变化,经济更是面临不少变革。面对2022年惨淡的经济数据,市场憧憬着政治稳定之后的经济稳定,投资者的绝望与希望,美好与残酷依然并存着,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将要用寂寞来偿还,投资也是一项漫长的事业,充满了悲伤与喜悦。

2022年回顾:惨淡的市场

回顾2022年,此起彼伏的供给冲击(俄乌局势、疫情和供应链等),使得通胀成为全球的“顽疾”。面对近40年以来新高的通胀,美联储激进的加息也创下了80年代初以来的记录,美元流动性紧张、利率不断被抬升,使得美元独强而其他资产普跌,仅部分受供给溢价影响的大宗商品除外。据金融时报数据显示,全球债市和股市总计损失超过30万亿美元,大幅超过了2008年的损失,打破了历史记录。

由于2022全年权益市场走势波动剧烈,基金市场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2022年公募基金平均业绩表现普遍低于2021年。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平均收益为-19.94%,其中仅有181只产品获得了正收益,约占整个主动权益产品的3%。其中业绩分化也十分明显,全年业绩首尾相差达到了98.62%。而对于私募基金来说,2022年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有业绩展示的92家百亿私募的平均收益为-6.13%,而2019年、2020年、2021年百亿私募的年平均收益分别为28.3%、35.62%、12.95%。虽然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收益数据还未出炉,但是从前11个月的收益情况来看,2022年可能是百亿私募自2019年以来收益最差的一年。

欧美将回到表鹰实鸽的状态

由于之前美国采取了较长时间的QE政策,再加上疫情造成的供给方面的冲击。通货膨胀在2022年显著上升。一开始,美联储对此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而后又遭受了俄乌战争,使得原材料、食品价格、油价等各类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上升,几大因素迭加造成了当前美国和西方的高通胀状态。

美国以及欧洲当前应对通货膨胀所采取的紧缩措施也逐步带来了一系列后果。其中欧美经济在2023年普遍面临衰退的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表示,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今年将遭受衰退的打击。她警告称,2023年世界将面临比过去12个月更艰难的一年。

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50个基点,达到4.25至4.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第七次加息。虽然此次加息50个基点,相比前几次的75个基点,加息幅度有所减少,但是紧缩政策总体趋势仍是明确的。

从最新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来看,除了加息减码外,联储的其它举动都是偏鹰派的,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通胀风险是一个关键因素,与会者没有人预期2023年会降息。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在本年度最后一次政策会议上,也决定加息50点,加息幅度变小,但是语境上和姿态上也非常强硬。

欧美央行都在释放鹰派信号,美欧股市在2023年依然不乐观,在联储会议之后,之前略有抢跑的美债和美股下跌较为明显。而近期公布的美国11月零售额负增长0.6%,是2021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就进一步验证了美国投资者对经济的担忧。我们认为2023年欧美在货币政策上很可能出现表鹰实鸽的状态。

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将受到两面夹击

2022年的大宗商品上演了波澜壮阔的大震荡行情,沪镍全年上涨52.5%,成为年度表现最佳品种;铁矿石累计上涨26.9%,纯碱、花生、豆二、豆粕等涨幅超20%。跌幅方面,棉花领跌累计下跌31%,沪锡跌28%。

那么2023年大宗商品该怎么走呢?

2023年有两项走势是达到市场共识的,一个是通胀回落拐点已现,一个是海外经济面临衰退。市场共识预计一季度美国CPI同比回落至6%、二季度4%、年末至3%。我们认为在需求回落、供应压力缓解、高基数作用下,上半年的通胀回落并没太大问题,意外更多会来自后半段,尤其是服务价格在下半年的表现。

对于衰退方面,市场也有相同的共识,只不过衰退程度可能有分化。目前欧洲大概率在一季度出现衰退,而对于美国,有投资者认为美国可能不会走向衰退,或者表现为温和衰退。而对于衰退的时间来看,认为美国衰退大概率出现在二季度。总之,我们认为美国要出现意外还是来自其货币紧缩的程度。

从以上两点共识来看,商品市场将受到通胀和外需双重回落的影响,能源和金属的调整压力较大,2023年将呈现抵抗式、阶梯式逐步回落。而中国随着防疫措施的放开,经济有望企稳回升,黑色系商品走势或相对偏强。

中国稳增长成为2023年的关键因子

之前中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都差强人意,三驾马车同时疲软,我们曾讲过,经济数据目前不是焦点,市场关心的是对政策的预期和信心。

三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新冠疫情”终于看到了终点。新年伊始,中国权益类市场表现也明显好于海外市场,这也印证了市场一直的观点“只要放松防疫管控,经济预期能恢复增长,一切问题也能有解”的判断。

进一步的变化来自于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会议公报中,我们看到了高层对目前国内经济上不利局面的正视,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并明确表态:防疫之后拼经济将会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我们认为今年的宏观政策需要较大幅度的加码,来推动经济从当前的弱均衡中走出来。因此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政策总基调是比2021年和2020年都要积极的。本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也很明确,只有三稳——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其中“稳增长”位列首位。今年的政策目标预计更加聚焦于发展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而稳增长中,提信心、扩内需是主线,本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提到了同等高度,这是和去年最大的不同。而在会议之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还发布了《“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我们的理解是总量要够,结构要准,财政缺口会由货币政策填补,但不搞大水漫灌。

2023年的增长目标应该在5%左右,相较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无疑是高要求了。因此,尽管我们在社会全面开放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些混乱与阵痛,人们也可能会在这段时间感觉不快。但在新的一年中,国内经济增长数据在2022年的历史低水平的基础上,很可能有超预期的惊喜,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的港股与A股则会提前有好的表现。

很多人过去认为宏观不重要,那只是因为整个宏观环境不错。如今,连续多年的宏观经济走弱,让很多人原形毕露,原来多数人的成功是因为受到时代馈赠而已

经过了2022年,在某个不经意的转角处,我们感到了生命转折点,时间如同潮水一样,在过去不断上涨淹没滋养我们而如今又在某个时点,慢慢退却,此时需要依靠每个人的自生免疫力了。

2022年不应该被忘却,需要我们做个了断2023年,希望我们都能做到不惧不忧。心有暖阳,何惧沧桑相信一切美好终将如期而至

作者:陈立

来源:东航期货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2154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