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报告音频BY东证SISI
报告摘要
走势评级:玻璃:看涨
报告日期:2021年6月30日
★需求表现强劲,下半年韧性犹存:
今年以来虽然地产销售端维持景气态势,但新开工表现不及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对下半年的新开工不用太过悲观,多因素支撑下,下半年地产新开工预计会较上半年小幅走强。而在融资监管压力下,新开工将向竣工端加速传导,形成有效需求。此外今年以来房企工作重心的转变也使得即便新开工走低的情况下,玻璃需求端依然能够获得较强支撑。除此之外,环保和装修要求的提升也在增加单位建筑面积的玻璃用量。
★存量产能博弈,下半年供给端压力预计不大:
目前浮法玻璃行业已经基本步入存量产能博弈阶段,行业供需调整机制被修改,即企业盈利大幅改善也不会刺激新增产能大量释放。今年以来虽然玻璃生产利润持续大幅走高,但是同期在产产能增速仍比较低。当前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处于历史高位,但我们认为下半年供给端面临的压力并不大。首先,下半年在需求同环比均预计走强的情况下,供给端的压力将被有效消化;其次,“碳中和”背景下,下半年环保压力预计仍将存在,从而继续对玻璃行业产能复产构成一定压制;再次,目前有一批高窑龄产线已经到达理论冷修期,构成供给端的潜在减量,厂家在市场表现欠佳时能够充分利用冷修这一供给调节阀来调整行业供需关系。据了解,目前部分窑炉已经到了必须冷修的程度,随时可能放水冷修,从而对后续增加的产能形成对冲。
★厂家库存偏低运行,看好四季度库存去化:
基于我们对下半年供需两端的预判,下半年玻璃厂家整体将延续上半年的低库存态势。我们看好四季度玻璃厂家库存去化,今年末厂家原片库存量或降至1000万重箱左右,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而低库存将对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的价格构成有力支撑。
★投资建议:
玻璃期价的景气态势预计会在下半年延续。从安全边际的角度,我们比较推荐在三季度逢低布局四季度多单。每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下旬是由备货驱动的旺季结束贸易商开始集中出货的时间,贸易商的这种常规交易行为通常会导致该时间段的现货成交价有所松动,从而也会带动期价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因此,从策略角度,我们建议可以把握三季度玻璃期价的回调时点来布局四季度多单,01合约上方空间看至2900元/吨附近。
★风险提示:
建筑玻璃行业产业政策明显放松;地产需求大幅回落。
报告全文
1
上半年玻璃价格走势回顾
今年初河北突发疫情导致当地下游加工企业提前放假,此外,由于高速公路运输存在一定的限制,原片对外运输也受到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了市场对原片厂家累库的担忧情绪,期现货价格出现明显回调。随着1月中旬沙河公路运输方面的限制措施解除,市场情绪开始好转,1月中旬玻璃期价率先触底反弹,2月初现货价格也结束回调开始反弹。
春节后至3月上旬玻璃期现货价格持续上涨,本轮行情主要源于中间环节在节后大量补货带动原片厂家大幅去库,从而带动市场的做多热情。今年春节后玻璃生产企业达到产销平衡的时间点要早于往年同期,节后第二周库存就出现明显削减,主要源于下游贸易商和加工企业的补库存。节前由于疫情,区域间物流受到明显影响,厂家出库不畅,中间环节在节前的库存水平很低。而节后下游加工企业很快复工复产,开工率持续提升。大部分加工企业在节前都有一定的预留订单,开工后就可以对原片进行有效的消耗,因此节后补库存意愿很强。节后贸易商的备货意愿也比较强,复工后除了直接运输到下游加工企业外,出于后市涨价预期,自己的仓库也储存了大量的原片库存。
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玻璃期现货价格走势趋稳,市场处于僵持阶段。3月中旬开始春节后的补库接近尾声,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期间厂家出库速度明显放缓。此外现货价格向下传导也需要时间,在前期存量订单消耗完后,由于现货价格偏高,房地产企业给加工企业新的订单时也比较谨慎,造成玻璃深加工企业新订单量一般,短期再次补库意愿不强,以消化前期库存为主。而贸易商在节后也囤了很多货,短期存在出货需求,需要等前期库存被有效消耗后,才会开启新一轮的补库。
4月中旬至5月中旬,玻璃期现货价格开启新一轮上涨,尤其是五一过后的涨价速度和幅度非常快。本轮涨价是现货引领期货上涨,其中华北地区的涨价幅度最大,并带动其他地区联动上涨。本轮上涨的触发因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出于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考虑,邢台政府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4月中下旬以来沙河地区几条有意复产的生产线均延后点火,华北地区产能增加的计划难以实施,造成市场对供给增加的预期减弱;其次,随着终端房地产企业对玻璃现货价格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加,加工企业订单数量在环比提升,五一期间的玻璃现货市场也基本没有受到假期因素的影响,延续了前期较好的需求水平。北方地区的市场需求还要好于南方,一方面是以雄安新区为代表的建筑市场需求增量较多,另一方面北方天气比较适宜施工,雨水天气较少;再次,随着贸易商和加工企业的社会库存得到有效消耗,中间环节也开启了新一轮补库,增加从原片厂家的采购量,4月中旬开始玻璃厂家库存再度明显去化,偏低库存也对现货价格构成了有力支撑。
5月中旬后,在经历前期大幅上涨后,玻璃现货价格走势整体趋稳,市场情绪较前期降温。一方面是前期现货价格涨幅过快过高,市场中下游需要时间消化;另一方面近期部分地区生产线点火复产的速度环比加快,加上6、7月份季节性淡季到来,基本面较前期边际转弱,现货端较难继续上涨。5月中旬以来,玻璃厂家原片库存也开始累积,但因为绝对库存水平偏低,大部分企业还是挺价运行为主。
2
下半年玻璃需求端有望景气延续
2.1、“房住不炒”主基调不变,重点城市实行“两集中”供地模式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地产行业逐步回暖,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再度收紧。去年7、8月份,中央多次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房住不炒”主基调,此后多个热点城市从“限购、限售、限贷、限价”等方面出台调控政策,核心目的在于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今年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延续了“房住不炒”的基调。近年来,中央有关地产调控的政策基调保持连续且一致。随着长效机制的逐步确立,国内房地产市场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均衡平稳的局面。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局面较难被打破。
除了中央一以贯之的地产调控主基调外,今年上半年影响较大的地产政策还有重点城市实施“两集中”的供地模式。今年2月份,自然资源部对重点城市供地提出三条要求,包括稳定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住宅用地集中公告与集中供应,22个重点城市(4个一线城市和18个强二线城市)被纳入“供地两集中”新政范围。第一个集中是指集中发布出让公告,原则上每年不超过3次,时间间隔要相对均衡,地块梳理要科学合理;第二个集中是指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同批次公告出让的土地以挂牌文件交易的,应当确定共同的挂牌起止日期,以拍卖方式交易的,应该连续集中完成拍卖活动。“供地两集中”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房企拿地的现金压力来达到降低土地成交价格,从而控制房价的目的。
2.2、年初以来地产销售与新开工分化现象明显
今年1-5月份,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36.3%。排除疫情导致的低基数影响,今年1-5月的累计销售面积较19年同期也增长了19.6%,地产销售端表现强劲。
与销售高增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今年以来前端新开工的表现偏弱。1-5月份全国房屋累计新开工面积较2020年同期增长6.9%,较19年同期下降了6.8%。今年以来,无论是累计增速口径还是单月增速口径,销售均显著高于新开工。
对于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的销售与新开工分化现象,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18年以来地产行业融资监管持续收紧,尤其是“三道红线”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对房企资金端的调控由融资渠道监管转向融资主体监管,房企资金压力显著增大。在行业融资本身偏紧的情况下,今年2月份自然资源部在22个重点城市实施“供地两集中”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房企拿地的资金压力。由于每年重点城市的土地供应被集中在最多三个时间段,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22个重点城市集中供地时间来看,大部分城市第一次集中供地的时间集中在4月份。从首批集中供地的规模来看,22城首批供应土地面积占2020年全年供地面积的33%左右,全年供应较为均衡,各城市供应占比差异较大。苏州、杭州、北京首批集中供地的规模较大,占比均超过去年全年供地量的50%,青岛、深圳、重庆首批集中供地的规模较小,占比在去年全年供地量的20%左右。由于22城包括了4个一线城市和18个强二线城市,历来是房企重点竞争的对象,房企拿地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已经完成首批集中供地,平均土地溢价率较2020年高出近3个百分点,成交热度较高。整体来看,行业融资持续偏紧叠加“供地两集中”政策,房企存在在重点城市第一批集中供地来临前加快销售回笼、减少开工支出从而保障拿地资金的需求,这一行为是导致今年以来销售和新开工出现明显分化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行业融资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房企倾向选择加快后端施工和竣工结转,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前端新开工被削减。19年以来全国房屋施工面积增速开始超过新开工面积增速,且劈叉程度逐年扩大。去年疫情期间,房地产项目普遍被搁置。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房企纷纷复工加快施工进度。2020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较19年增长了3.7%,房屋新开工面积较19年下滑了1.2%。今年以来这一趋势分化更加明显,1-5月份全国房屋施工面积较19年同期增长了12.7%,房屋新开工面积较19年同期下滑了6.8%。
之所以今年以来地产后端和前端的分化更加明显,我们倾向认为是“三道红线”压力下房企改善财务指标以满足监管规则的需求所导致的。从21年起“三道红线”开始在地产全行业全面实施,而截至2020年底,多数房企剔除预收的资产负债率仍超过70%,据70%的监管红线尚有差距。为改善剔除预收的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从财务可行性角度,房企很可能通过加快预售资源的竣工结转和收入确认来增加净利润,以此优化资产负债表。根据我们对样本房企的统计,近年来年报中披露的样本房企合并竣工目标和新开工目标的比值持续上升,房企工作重心不断向竣工端倾斜。今年房企合并竣工目标也在18年以来首次超过新开工目标,今年“三道红线”压力下,房企确保预售资源竣工和收入确认、优化资产负债表的意愿更强,实际竣工和新开工比值可能超出目标值。从今年的施工数据也能看到房企在加快推进已开工项目的施工进度。整体而言,融资监管压力下,房企优先选择竣工结转而减少新开工也是今年以来新开工走低的原因之一。
再次,虽然今年以来销售端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景气态势,但主流房企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谨慎预期并未发生改变。截至5月底,2020年销售规模TOP30房企中已有26家公布了2021年度销售目标,其中制定销售目标增速超20%的仅1家房企,大多数房企集中于0-20%的目标增速内。头部TOP30房企的目标增长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较18年的高位目标增长率明显回落。近年来在“房住不炒”主基调和地产融资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行业整体规模增速放缓。今年以来随着各地调控政策陆续加码和房贷利率持续抬升,21年房企对销售端维持中长期谨慎预期,更加注重资金回笼和库存去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今年的新开工。
2.3、下半年新开工或较上半年小幅走强
今年以来虽然地产销售端维持景气态势,但是基于上述三方面的原因,新开工表现不及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对下半年的新开工不用太过悲观:
首先,“供地两集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重点22城的全年供地节奏,房企存在首批集中供地来临前加快销售回笼、减少开工支出从而保障拿地资金的需求,对今年以来的新开工端造成了较大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已经完成首批集中供地,成交情况较好。从拿地到形成可售货值最快需要4-6个月,在融资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房企将继续采取快周转策略,即通过提前一部分工作使得新开工和预售时点提前。今年的首批成交地块预计也会尽快开工达到预售条件,下半年新开工端将受到首批集中供地的提振。
其次,虽然“供地两集中”政策本意是通过提高房企拿地的现金压力来降低土地市场热度,从而达到控制房价的目的,但从政策实施效果看,抑制土地溢价整体收效甚微。集中供地下,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仍然呈现较高热度。从全国层面看,土地成交溢价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土地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中短期来看,土地市场热度维系将使得拿地景气向新开工景气的传导延续,从而从供应端对后续新开工构成一定支撑。
再次,今年以来,虽然房企存在首批集中供地来临前加快销售回笼的需求,但销售端呈现的景气程度还是超出了多数房企的预期。近年来,持续加码的调控措施下,出于对地产销售的中长期谨慎预期,房企也放缓了自身扩张速度,带来了行业整体的低库存水平。今年以来超预期的销售表现下,短期房企或面临一定的补库需求,这也是“三道红线”政策压顶、“供地两集中”降温措施下,土地市场仍然呈现较高热度的原因,而短期房企补库需求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后续的地产开工。
整体来看,“供地两集中”政策改变了重点城市的全年供地节奏,也对今年以来的新开工造成了较大影响。在融资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房企将继续采取快周转策略。今年首批集中供地的成交情况较好,后续或会尽快开工达到预售条件,预计将在三季度后期至四季度对新开工构成提振。除此之外,近年来房企放缓了自身扩张速度,行业整体处于低库存水平,今年以来超预期的销售表现下,房企或面临一定的补库需求,中短期土地市场预计仍将维持一定热度,从而从供给端对后续新开工构成一定支撑。综合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对下半年的新开工不用太过悲观,下半年新开工或较上半年小幅走强。
2.4、玻璃需求表现强劲,下半年韧性犹存
1-5月份我国浮法玻璃表观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4%,较19年同期增长了12.2%,今年以来浮法玻璃需求端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强劲表现。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分析过,从历史数据看,玻璃销量与房屋新开工高度相关,两者增速变动基本同步,许多时候房地产新开工存在一定领先作用。去年四季度受房企加速赶工的影响,房屋新开工当月同比重回正增长,也对玻璃需求端构成了明显提振。今年以来,虽然新开工表现不佳,但浮法玻璃需求端依然维持韧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我们在上文分析过,从今年起“三道红线”政策开始在地产行业全面实施,而截至2020年底,多数房企剔除预收的资产负债率仍超过70%,据70%的监管红线尚有差距,房企改善财务指标以满足监管规则的需求非常迫切。从财务的角度,需要现阶段的房企加快预售资源竣工结转和收入确认来增加净利润。从房企披露的年报中也可以看到今年房企的工作重心在向竣工端倾斜,今年以来房企在加快推进已经开工项目的施工进度。在融资监管压力下,今年房企优先选择施工竣工而减少新开工,这一转变是新开工走低的情况下,玻璃需求依然能够获得明显支撑的重要原因。
其次,近年来,随着开窗面积变大以及双层、三层玻璃的广泛应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玻璃用量也在提升。今年以来雄安新区的建设力度较大,提供了较多的建筑需求边际增量,此外由于当地对玻璃幕墙和门框门窗等的装修和环保要求较高,基本采用两玻一腔或三玻两腔,也增加了单位建筑面积的玻璃用量。可以看到,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夹层玻璃产量增速水平持续走高,产销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类型的深加工玻璃。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下半年浮法玻璃需求端依然存在韧性。下半年地产新开工预计会较上半年小幅走强,而在融资监管压力下,新开工将向竣工端加速传导,形成有效需求。此外今年以来房企工作重心的转变也使得即便新开工走低的情况下,玻璃需求端依然能够获得较强支撑。除此之外,环保和装修要求的提升也在增加单位建筑面积的玻璃用量。
3
存量产能博弈,下半年供给端压力预计不大
年初以来,虽然玻璃毛利仍在走高,但是高毛利刺激下产线点火复产的速度实际上是不及预期的。到4月下旬时,相较年初时点,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基本没有变化,产线冷修和点火复产量基本对冲。4月下旬后,产线点火速度环比有所加快,在产日熔量开始逐渐爬升。截至6月25日,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较年初净增长3250吨/天。
上半年玻璃产线点火复产的速度整体不及预期,今年在“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环保压力不容小觑,玻璃行业产能复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尤其是在环保压力一直偏大的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原定4、5月份点火复产的几条生产线受环保等因素的影响,点火时间不断延后。今年以来华北地区环保压力较大,沙河当地几条生产线已经冷修完毕,在高毛利驱动下企业也希望尽早点火,但当地政府部门需要环保方面进一步确认才可以,因此4月以来点火时间不断延后。据了解,该批生产线在下半年点火的概率也不大。相较华北地区,其他区域玻璃厂家面临的环保压力要小一些。上半年东北地区的在产产能净增长最多,其次是华中和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虽然今年以来的点火产能最多,但因为部分窑龄已经到期的生产线放水冷修,基本抵消了前期增加的产能。
目前下半年还有点火复产计划的产能约5-6000吨/天,若全部点火,在产日熔量会在6月末的基础上增加3-4%。冷修方面,我们在年报中分析过,从对最近一次点火后至今尚未冷修过的生产线统计来看,13年以前点火至今尚未冷修过的生产线有59条,合计日熔量为36580吨/天,占目前全部在产产能的20%以上。玻璃炉窑的正常寿命为8-10年,也就意味着该批高窑龄产线从21年开始全部处于理论冷修期,成为供给端的潜在减量。据了解,目前部分窑炉已经到了必须冷修的程度,随时可能放水冷修,从而对后续增加的产能形成对冲。此外,近年来玻璃厂家自身也在利用潜在冷修线这一供给调节阀来调整行业供需关系。在市场行情较好时,厂家会适时延迟窑龄到期生产线的冷修时间,或者通过热修的方式维持生产,但是一旦行业的供需环境走差,价格承压,厂家就会增加冷修生产线数量来减少供给,从而将行业景气度维持在高位。
目前浮法玻璃行业已经基本步入存量产能博弈阶段。18年以来,政策规定平板玻璃行业新建产能必须通过产能置换的方式进行。从21年开始,已停产两年及以上或三年内累计生产不超过一年的平板玻璃生产线不能再用于产能置换,这意味着僵尸产能将永久性退出,产能置换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今年点火投产的新建生产线也主要是前期的产能置换项目。随着政策严厉程度逐年递增,新建产能难度在持续加大,诸多政策已经基本从源头封堵住了未来玻璃行业无序扩张的可能。整体来看,产业政策导致玻璃供给端进入非扩张期,存量阶段行业供需调整机制被修改,即企业盈利大幅改善也不会刺激新增产能大量释放。可以看到,虽然今年以来玻璃生产利润持续大幅走高,但是同期的在产产能增速水平仍比较低。
由于玻璃行业的高毛利,近期仍有多条生产线有点火计划,厂家希望在旺季来临前做到达产达标,以在旺季期间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虽然目前浮法玻璃的在产日熔量处于历史高位,但我们认为下半年供给端面临的压力并不大:
首先,从季节性角度,下半年浮法玻璃表需通常会较上半年增长10%左右。我们对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的旺季需求还是比较看好的,预计会延续上半年的强劲表现。在需求同环比均预计走强的情况下,供给端的压力将被有效消化;
其次,今年“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环保压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华北地区,二季度沙河当地多条产线的点火时间不断被延后。下半年环保压力预计仍将存在,从而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玻璃行业产能复产。
再次,目前有一批高窑龄产线已经到达理论冷修期,该批高窑龄产线将构成供给端的潜在减量。据了解,部分窑炉已经到了必须冷修的程度,随时可能放水冷修,从而会对后续增加的产能形成对冲。
4
厂家库存偏低运行,看好四季度库存去化
今年春节过后,玻璃厂家去库幅度和力度超出市场预期。5月中旬以来,随着玻璃现货价格走势趋稳,市场观望情绪加重。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以削减自身社会库存为主,以在价格高位兑现较好的利润,从而从原片厂家的采购力度环比放缓。此外,由于前期原片厂家库存削减速度太快,导致部分品种规格不全,也影响了正常的销售出库,近期厂家也在补充产品规格。6、7月份需求淡季的到来也影响了厂家出库。5月下旬以来,厂家库存量较前期低点持续回升,但绝对库存水平较往年同期依然偏低,厂家资金和库存压力不大。目前大部分生产企业也不急于调整现货价格以增加更多的出库,基本以挺价运行为主,以时间换空间,计划在后续旺季来临后再增加出货。
从两大基准交割地河北和湖北的厂家库存变动情况看,春节过后两地厂家库存去化幅度都很大。尤其是河北,一方面4月中下旬以来沙河地区几条有意复产的生产线因环保等因素均延后点火,当地产能增加的计划较难实施,另一方面二季度北方地区的市场需求好于南方,以雄安新区为代表的建筑市场需求增量较多,且北方天气比较适宜施工,雨水天气较少。在供给被压制,需求表现较好的情况下,华北地区生产厂家持续去库,部分厂家甚至出现零库存,偏低库存也对现货价格构成了有力支撑。4月中下旬以来的这一轮涨价中,华北地区现货涨价幅度最大,并带动其他地区现货价格联动上涨。相较河北地区,另一基准交割地湖北自5月下旬以来的厂家库存累积幅度较大。湖北玻璃主要通过水运外销到周边以及华东、华南市场。4月下旬以来,华中和华南有多条生产线点火,5月下旬后,前期点火产能开始陆续投放市场,加上南方建筑市场受梅雨天气影响明显,需求季节性转弱,近期当地深加工企业以本地原片消耗为主,对外埠进入的玻璃需求量减弱,从而影响了湖北厂家出库。
从季节性角度,通常8月份开始,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将进行旺季备货,增加从原片厂家的采购量,在此期间厂家库存会有所去化。从8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厂家库存会再度累积,主要因为这个时间段是由备货驱动的旺季结束贸易商开始出货的时间。前期囤货的贸易商开始大量出货,从而减少对玻璃原片的采购。10月中下旬开始,厂家会迎来年内最后一轮出货高峰。每年四季度是玻璃需求旺季,加工厂在雨季耽搁的工程以及年底前需要交工的部分工程均在此时追赶工期,该时间段是由需求端的实质性消耗带动上游厂家库存去化。贸易商和加工企业通常也会利用该段需求旺季出货,尽量将自身库存在春节前降至低位。
基于我们对下半年供需两端的预判,下半年玻璃厂家整体将延续上半年的低库存态势。我们看好四季度玻璃厂家库存去化,今年末玻璃厂家原片库存量或降至1000万重箱左右,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5
玻璃下半年供需基本面展望及投资建议
年后以来,玻璃期价整体呈大幅上扬态势,基本面表现强劲,涨幅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玻璃期价的这种景气态势在下半年或将得到延续:
需求层面,下半年浮法玻璃需求端依然存在韧性。今年以来虽然地产销售端维持景气态势,但新开工表现不及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对下半年的新开工不用太过悲观,多因素支撑下,下半年地产新开工预计会较上半年小幅走强。而在融资监管压力下,新开工将向竣工端加速传导,形成有效需求。此外今年以来房企工作重心的转变也使得即便新开工走低的情况下,玻璃需求端依然能够获得较强支撑。除此之外,环保和装修要求的提升也在增加单位建筑面积的玻璃用量。
供给层面,目前浮法玻璃行业已经基本步入存量产能博弈阶段,行业供需调整机制被修改,即企业盈利大幅改善也不会刺激新增产能大量释放。今年以来虽然玻璃生产利润持续大幅走高,但是同期的在产产能增速仍比较低。当前浮法玻璃的在产日熔量处于历史高位,但我们认为下半年供给端面临的压力并不大。首先,下半年在需求端同环比均预计走强的情况下,供给端的压力将被有效消化;其次,“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下半年环保压力预计仍将存在,从而继续对玻璃行业产能复产构成一定压制;再次,目前有一批高窑龄产线已经到达理论冷修期,构成供给端的潜在减量,厂家在市场表现欠佳时能充分利用冷修这一供给调节阀来调整行业供需关系。据了解,目前部分窑炉已经到了必须冷修的程度,随时可能放水冷修,从而对后续增加的产能形成对冲。
基于我们对下半年供需两端的预判,下半年玻璃厂家整体将延续上半年的低库存态势。我们看好四季度玻璃厂家库存去化,今年末玻璃厂家原片库存量或降至1000万重箱左右,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而低库存将对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的期现货价格构成有力支撑。整体来看,玻璃期价的景气态势预计会在下半年延续。从安全边际的角度,我们比较推荐在三季度逢低布局四季度多单。每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下旬是由备货驱动的旺季结束贸易商开始集中出货的时间,贸易商的这种常规交易行为通常会导致该时间段的现货成交价有所松动,从而也会带动期价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因此,从策略角度,我们建议可以把握三季度玻璃期价的回调时点来布局四季度多单,01合约上方空间看至2900元/吨附近。
6
风险提示
建筑玻璃行业产业政策明显放松;地产需求大幅回落。
报告作者
曹璐 高级分析师(能源化工)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212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