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高水平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

期货资讯 2022-12-11 18:00

【导读】SHPGX导读 : 高水平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的核心动力,对于推动上海的国际化进程、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上海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 。 摘要: 高水平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的核心动力,对于推动上海的国际化进程、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有助于进一…

SHPGX导读高水平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的核心动力,对于推动上海的国际化进程、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上海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

摘要:

高水平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的核心动力,对于推动上海的国际化进程、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上海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

高水平开放应聚焦五个重点领域:一是要从市场开放到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有着更高的要求,既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最佳实践,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制度体系;还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将国际规则和自身发展更好地互动和融合。二是要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到全方位开放。三是要从传统金融要素开放到新型金融要素开放。四是要从配置国际资金、资本向配置国际资产的功能开放。五是要从“边境”开放向“边境后”开放,让金融机构进入后能够遵照本国法律更加平等地参与金融业务、融入国内金融市场,提升市场的有效性。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3.0版建设需要在四方面形成合力,包括发挥市场和政府驱动的体制优势、发挥好开放和改革的双引擎作用、不断加强监管协调、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协同机制。

*本文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在2022年12月9日外滩金融峰会外滩全体大会上所做的主题演讲。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走过了前两个阶段:1992年作为国家战略提出的1.0版本和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件”2.0版本的战略部署。2.0版本提出阶段性的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至此,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版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此后将进入3.0阶段。3.0版,也是我集大家的共识而提出的一种说法。

作为长期国家战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不断推进。特别最近几年,国内国际形势、发展格局、发展环境都出现了非常重大的变化。统筹按照“十四五”规划、二十大精神,对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意义重大。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本,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上海市政府也做出了推进安排,业界及社会各方也在不断聚焦形成合力。在此,将围绕高水平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本,谈三点意见。

01

高水平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的核心动力

历史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始终以开放作为重要动力。新发展阶段,二十大对高水平开放也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高水平开放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意义重大。

第一,二十大报告对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着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充分说明开放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只有不断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进程,才能为中国的高水平开放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撑。

第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并非是建设国内、区域金融中心,而是国际金融中心。但上海的国际化进程依然任重道远,这就需要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开放带动上海的国际化进程。

第三,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必然会对国际金融中心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以开放推动上海的国际化进程,对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上海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0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高水平开放的重点领域和环节

高水平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动力。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高水平开放,应聚焦五个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

一是从市场开放到制度型开放。自建设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始终以开放作为重要动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尽管当前依然要推动市场开放,但制度开放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二十大报告也专门提出要“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资源高度集聚,承担着国家发展和全球金融体系调整的重要使命,必须要走在制度型开放的前列,充分发挥对制度型开放的引领作用。

制度型开放是更深层次的开放。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更加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国际金融中心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制度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竞争与合作领域的制高点。从这个角度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继续推进市场开放的同时,必须更多聚焦于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在路径上要进行国际对标,其次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并要能将国际规则和自身发展需要更好地互动和融合。制度型开放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尤其要重视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这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制度性开放不仅要求制度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还要关注制度的效率和成本,这就要求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最佳实践。此外,还要立足于中国实际,更好地参与世界趋势,与全球进行更高水平的互动。

二是要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到全方位开放,这一点至关重要。过去开放更多是渐进的过程,无论业务开放、牌照管理还是监管领域,基本都通过局部管道式开放的方式进行。尽管局部管道式开放是开放的必要阶段,但要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迈进,就必须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转型,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三是要从传统金融要素开放到新型金融要素开放。相比资本等传统金融要素,数据作为新型金融要素,与金融开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数据是金融体系的基础要素,会对金融服务、金融市场、甚至金融体系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数据跨境流动也已成为金融开放的重要内容。金融跨境,包括金融信息跨境、金融业务跨境、金融资本流动和金融机构的境内外布局等,都需要机构的综合管理和数据的跨境流动。如何在安全有序的条件下推动数据的跨境流动,这是金融开放领域越来越重要的议题。但目前数据跨境领域还存在数据分类标准不清晰、规则不细致、监管要求不明确等问题。

四是要从配置国际资金、资本向配置国际资产的功能开放。过去上海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在配置国际资源时,更多是吸引外来资金进入。但随着中国不断开放,金融体量不断增加,市场不断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资金、资本向中国集聚,这是非常重要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中国金融市场在配置国际资产方面的开放程度仍然不够。

提高国际资产配置功能,一方面要吸引境外公司到境内上市和发债,更多地配置国际资产、为国际资产定价,这也是我始终呼吁的“股票国际版”。另一方面,还要推动新兴国际金融资产在上海金融中心的配置,包括数据资产、知识产权等。特别要通过搭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更好地发挥上海金融中心配置国际资产的功能,不断推动高水平开放。

五是要从“边境”开放向“边境后”开放。不同于国界线的概念,贸易投资领域的“边境”指的是吸引资金、资本和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当前我国“边境”大门是打开的,十分欢迎各类金融机构到上海发展。但机构进入后(即“边境后”)是否能享受到“准入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这是值得重视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更加重视“边境后”的开放,关注金融机构进入后如何能够遵照本国法律更加平等地参与金融业务、融入国内金融市场。

当前很多外资金融机构都有进一步开放的诉求。金融市场方面,目前对外资的开放程度有限。银行间市场虽已有两家外资银行,但还可以进一步开放;金融期货市场目前只能做套保业务,很多机构也都还没有进入;场外衍生品市场对外资证券公司等的开放程度仍然不够。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于完善金融市场功能、促进金融市场更好发展、加速金融资源集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金融业务方面,部分金融业务还需进一步开放,比如外资金融机构的基金托管等。在国内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下,外资机构进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后的布点和展业,应该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监管方面,牌照监管、监管透明度、监管标准、监管协调等也需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特别是要推动制度型开放,推动国内制度与国际接轨,这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有效性。

03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3.0版建设需要形成更多合力

相比1.0、2.0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的要求更高、挑战也更大。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不断推动上述五个领域的高水平开放,需要在以下四方面形成合力:

一是要发挥市场和政府驱动的体制优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要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发挥作用。这些方面过去有很好的经验,要继续坚持政府和市场驱动的体制优势。

二是要发挥好开放和改革的双引擎作用。高水平开放意味着我国将会采取更多开放举措,特别是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要不断地以开放促改革,再以改革更好地推动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和改革的双引擎作用。

三是要不断加强监管协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监管协调至关重要。很多金融开放领域都不会只涉及一家监管机构、管理部门,因此必须努力形成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版建设过程中,监管协调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要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协同机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战略,国家层面要做好战略部署和推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责无旁贷,特别是在营造高水平开放的营商环境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需要整体推进,也需要临港片区承担重要的先行功能、浦东片区承担社会主义建设先行区的示范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临港、浦东和整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需要中央和地方形成更好的协调机制,这对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意义重大。

本文来源|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

本文作者|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2024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