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菲记者费天元
中银研究表示,今年我国粮食储备整体较为充足,粮食储备率已经超过80%,远超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储备率水平。中央储备主要调节全国粮食供求和产销区平衡,地方储备主要服务区域粮食市场稳定,形成“全国一盘棋”高效调用。在此过程中,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过去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印度等世界重要“粮仓”纷纷收紧粮食出口,造成全球农产品供给呈现紧平衡格局。受此影响,小麦、大豆、稻谷、燕麦等海外农产品期货价格短期内大幅攀升。
面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不利因素,我国积极利用粮食储备体系调控供需结构,从而稳定粮食价格。在此过程中,期货衍生品市场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功能,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保供稳价大局。
全球重要“粮仓”告急
今年以来,全球粮食供给结构风云突变,成为催化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凭借肥沃的黑土地和高粮食产量,乌克兰与俄罗斯西南部被称为“欧洲的粮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全球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两国提供了全球约19%大麦、14%小麦以及4%玉米的产量。
今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此后乌克兰粮食出口一度中断。7月22日,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和联合国代表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了“黑海粮食倡议”,有效期为120天。协议内容包括:在伊斯坦布尔建立联合协调中心并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俄乌双方同意任何一方都不攻击运送船只。根据土耳其方面发布的通报,自倡议签署以来,至少有426艘运粮船从乌克兰港口出发,对外运送超过970万吨农产品。
然而好景不长。当地时间11月1日,黑海粮食外运联合协调中心联合国秘书处发布声明称,11月2日将不安排任何船只在“黑海粮食倡议”下移动。这是倡议执行以来,联合协调中心首次中断船只移动。
当地时间11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罗斯联邦恢复参与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但俄罗斯方面强调,俄罗斯保留再次退出“黑海倡议”的权利,乌克兰必须承诺不再使用黑海运输通道进行对俄军事行动。
除欧洲外,亚洲、美洲的重要“粮仓”也为了应对国内供应紧缺、价格上涨及极端气候,纷纷酝酿或出台了一系列粮食(农产品)出口限制措施。
作为世界第二大食糖生产国,印度政府日前宣布,将食糖出口限制延长一年至2023年10月31日,以确保国内市场的食糖供应。有消息称,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小麦生产国,阿根廷可能在近期宣布,允许当地小麦出口商推迟已商定好的发货安排。由于此前遭遇严重干旱,阿根廷今年小麦等农作物收成锐减,引发了国内对供应的担忧。
受全球农产品供给收紧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剧烈,农产品期货价格在过去一周内大幅上涨。芝加哥交易所豆油、稻谷品种交易异常活跃。截至当地时间11月4日收盘,美豆油2212合约、美稻谷2301合约单周涨幅均超7%,美燕麦2212合约涨近6%,美大豆2301合约涨超4%,美小麦2212合约涨超2%。
拉长周期看,第三季度以来,美豆油主力合约累计上涨近20%,美玉米主力合约涨近10%,美大豆、美稻谷合约涨超5%,美豆粕合约涨近4%。
中银研究10月26日发布报告称,极端天气、乌克兰危机是导致全球粮食供需紧张的重要因素。美国旱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美国前十大主产区中的玉米、大豆受干旱影响的比例分别约为23%和13%;欧洲47%的地区处于干旱“警告”状态;印度由于降雨不足,导致全国大米总种植面积减少了13%。同时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22/2023年度乌克兰小麦产量将较上年同期缩减41%,收获面积下滑29%;玉米产量将较上年同期缩减29%,收获面积下滑18%。
中州期货谷物研究总监李家文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全球玉米市场供需最为紧张,根据产量和出口数据,预计新年度玉米市场供应偏紧格局难以缓解。小麦供需格局相较于玉米偏宽松,但依然需要关注俄罗斯小麦出口政策和节奏。“短期内,国际粮食市场供应将依然趋紧,农产品市场价格或维持在较高水平,新作产量高低和物流是否顺畅都会直接影响市场价格,农产品主产区天气和物流因素都值得重点关注和跟踪。”
我国粮食储备整体充足
相比于海外价格的剧烈波动,我国农产品价格走势较为稳定,粮食生产稳中向好,供需结构趋向平衡。
农业农村部10月29日发文指出,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向好,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其中,夏粮早稻丰收到手,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有望再获丰收,今年东北、黄淮海、西北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是近几年最好的,南方高温干旱影响总体有限。目前,秋粮收获近九成。
中银研究表示,今年我国粮食储备整体较为充足,粮食储备率已经超过80%,远超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储备率水平。其中,我国食用粮以大米和小麦为主,自给率均在90%以上,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
不过,中银研究强调,我国对大豆、玉米等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进口需求较大,其中,大豆进口依赖度高,国内大豆价格受国际价格波动的外溢影响较明显。
期货工具助力国家粮储安全
面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国不断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中央储备主要调节全国粮食供求和产销区平衡,地方储备主要服务区域粮食市场稳定,形成“全国一盘棋”高效调用。在此过程中,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由于粮食储备制度的存在,使得国家能够有效平抑谷物市场供需情况,进而保持粮食价格趋于合理水平波动。”李家文表示,“但由于今年谷物绝对价格相较过去几年明显抬升,价格波动幅度也较以往明显放大,造成储备粮轮换操作难度增加。我们认为,通过期货市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对冲农产品价格变动风险。”
中粮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中粮祈德丰(北京)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昊向记者表示,期货经营机构通过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的锁价、保价功能,可以以多种模式协助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粮食轮储工作为例,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可将轮储中的轮出、轮入相关工作与粮食期现基差贸易业务进行结合,不但运用衍生品工具规避了轮储期间的价格波动风险,而且通过与上下游优质客户签订购销合同,使得相关粮食品质、交易地点等要求得到有效保障。”
日前,郑商所2022至2023年度“商储无忧”项目正式启动。作为期货市场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制度的创新举措,“商储无忧”试点项目通过支持企业利用尿素期货市场开展基差点价、期现贸易,以化解储备货物贬值风险,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保供稳价大局。自2021年开展以来,“商储无忧”试点项目已从首批的5家试点企业扩展到现在的12家,承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1877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