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期货来了,正征求意见!多晶硅大消息,一文

期货资讯 2022-08-28 19:50

【导读】SHPGX导读: 对中国光伏和半导体两大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多晶硅产业未来何去何从?在一年一度的光伏行业盛会——2022年(第九届)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徐州市政府以及协鑫集团、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TCL中环的政府领导、协会专家、企业高管、券商分析师近700人齐聚徐州,共商行业发展大计,从中可一窥行业…

SHPGX导读:对中国光伏和半导体两大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多晶硅产业未来何去何从?在一年一度的光伏行业盛会——2022年(第九届)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徐州市政府以及协鑫集团、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TCL中环的政府领导、协会专家、企业高管、券商分析师近700人齐聚徐州,共商行业发展大计,从中可一窥行业走向。

对中国光伏和半导体两大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多晶硅产业未来何去何从?在一年一度的光伏行业盛会——2022年(第九届)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徐州市政府以及协鑫集团、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TCL中环的政府领导、协会专家、企业高管、券商分析师近700人齐聚徐州,共商行业发展大计,从中可一窥行业走向。

硅产品期货上市交易正在征求意见

“多晶硅产业是有色金属领域进步最为明显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段德炳在会上表示,当前,在世界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多晶硅产业发展既面临空前机遇,也潜伏巨大挑战。为此,一要把握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二要树立底线思维,统筹产业发展与安全;三要坚持协同创新,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他看来,我国晶硅光伏产业之所以能走到世界前列,创新驱动功不可没。在新发展阶段,多晶硅行业企业一定要树立协同创新的观念,加强与上游原料端、下游应用端及横向各种创新要素协同融合。要协力攻克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各种难点、关键点,着力于新发展动能,努力打造多晶硅产业链和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命运共同体。

另外,他透露,有关硅产品期货的上市交易也在紧锣密鼓谋划,正在征求意见,“一旦上市,其利用我们整个硅产业链条上的生产企业来对冲生产经营风险,应该是个很好的避险工具。”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院长林如海在会上介绍了多晶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他认为,我国多晶硅作为光伏制造最核心的原材料环节,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加速器,具有重大的使命价值和战略意义。而当前多晶硅产业的发展现状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技术进步显著、下游需求快速增长、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

他预计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19万吨/年,全球占比将继续提升至88.3%;国内多晶硅产量将达到81万吨,全球占比将继续提升至85.3%。

根据各多晶硅在产和新建企业规划产能统计,林如海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将超过500万吨/年,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满足全球1500吉瓦左右的装机量需求。从需求角度看,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分别达到550吉瓦和1000吉瓦,折算成多晶硅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90万吨和294万吨。即长期看,现有扩产规划可满足长期光伏装机需求,产业有增量前景,但需注意2025年前过度投资规划的产能可能引发市场供需失衡。

行业期待更多的支持

在林如海看来,十年前“两高一资”的粗放式定义已不符合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而今多晶硅具有“高技术、高载能、资金密集型”的高端产业特点。他期待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多晶硅行业的支持,让其享有金融、财税、贸易等方面的普惠性政策。

其次,他认为每一轮价格高涨都促使新一轮过分超前、非理性的投资,加剧市场无序竞争,建议强化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新企业进入门槛,加强企业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审核力度。

“此外,各地应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晶硅光伏产业,发挥自身长处,适时适度延伸产业链。”林如海说。

他提议建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低碳排轨迹新能源产业基地,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应用比重。对在清洁能源地区的新建多晶硅项目、硅产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以及为硅产业供电的多能互补项目,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和鼓励。

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表示,中国多晶硅产业在规模、成本、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已实现飞跃式发展,但由于产业链各环节面临阶段性供需错配,产业结构待优化、绿色高质量发展能力仍待提升。

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最上游环节,多晶硅的行业壁垒相对较高,对进入企业提出较高要求。兰天石建议企业务必增强科技意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加强规避贸易摩擦的前瞻性和综合应对能力,推动光伏产业链的国际合作和融合。

光伏“黑科技”会上受瞩目

会上,两大光伏“黑科技”——硅烷流化床法(FBR)颗粒硅与钙钛矿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

作为颗粒硅的国内开拓者,协鑫科技此前已在徐州建成并投产6万吨颗粒硅产能;四川乐山10万吨颗粒硅项目已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在全速推进,预计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

就在会后的8月25日,“TCL&GCL呼和浩特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暨10万吨颗粒硅项目”(下称“呼和浩特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其是协鑫与TCL合作的首个颗粒硅项目,也是协鑫科技目前布局的第四大颗粒硅基地,标志着其规划的60万吨颗粒硅总产能已全部进入生产或建设状态。

林如海表示,硅烷流化床法生产的产品是粒状硅,成品可直接应用于下游单晶拉棒,其拥有投资相对较小、反应温度相对较低、电耗较低等特点,可连续稳定生产、产品无需破碎等优势。

据他介绍,流化床法粒状硅的物理特性可令其更容易充分填充拉棒环节的石英坩埚。根据REC集团的结果,相比100%的块状多晶硅,50%/50%混合法块状多晶硅和粒状硅可增加单炉坩埚装料量29%,同时减少41%的装料时间。

现场讨论中,多位行业协会专家、券商分析师认为,在能源结构深度变革与中国“双碳”目标向前快速推进的当下,具有低本高效与优异碳足迹等多重优势的FBR颗粒硅,将助推行业深度控碳减排,成为引领光伏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作者 |  陈其珏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1637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