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论坛 | 高温干旱或扰动供应端 周期束缚价格

期货资讯 2022-08-22 14:31

【导读】【文章导语】 8月19日,卓创资讯研究院举行第三十九期研究例会,本期主题围绕“高温干旱问题以及周期对大宗商品影响”展开讨论。会议上讨论了关于未来库存周期发展方向的问题,并就周期视角下价格的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高温干旱是近期新出现的一个热点问题,会对供需产生扰动,可能会对价格的趋势造成影响,需要关注后续发展。 主持人:刘新伟 编辑:刘新伟 执行…

【文章导语】

8月19日,卓创资讯研究院举行第三十九期研究例会,本期主题围绕“高温干旱问题以及周期对大宗商品影响”展开讨论。会议上讨论了关于未来库存周期发展方向的问题,并就周期视角下价格的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高温干旱是近期新出现的一个热点问题,会对供需产生扰动,可能会对价格的趋势造成影响,需要关注后续发展。

主持人:刘新伟

编辑:刘新伟

执行编辑:韩月

核心观点(发言顺序)

宏观研究员刘新伟:宏观定价逻辑基本处于相对平衡阶段,价格表现为整理走势,供给端矛盾是价格变动的主要驱动力。 

能源首席钟健:全球两大资产管理公司加大对生物药物公司与石油公司股票购入,从资本的嗅觉看,预计下半年包括油价在内的资本市场价格不会平静。 

能源研究员赵宁:能源危机下的半个信用底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稳增长扩内需的难题将始终贯穿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

能源研究员赵渤文:高温干旱加剧了本就存在的能源短缺,国外情况更为严峻,或将影响当地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国内电力供需紧平衡,虚拟电站调节电力的作用凸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望加速。 

能源研究员赵颖:原油远月贴水幅度明显缩窄,供需关系依然在边际弱化的过程中。 

农业研究员孙光梅:天气因素对大宗商品属于不确定性风险,当前高温干旱的极端天气将影响供应与需求两个方面,但预计供应恢复速度将快于需求。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一方面是电力供应紧张而影响到商品生产,另一方面是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化工研究员李训军:化工行业整体开工处于相对低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需求不佳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原油多空相持,化工市场成本端继续下行的压力有所缓解,短期看市场跌势将有所缓和,但向好亦存阻力。 

化工研究员张凤:对比今年与去年来看,本次高温天气导致的有序用电对于化纤及下游行业的影响不同,关键因素在于下游需求有所不同。本次有序用电对于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行业未来将维持稳定向好状态。

化工分析师王森:本周核心观点:区域性电力供应问题造成甲醇市场阶段性供需两弱,长期来看甲醇行业供需增速放缓,将继续回归原料属性。

本周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在延续震荡整理状态,从现货市场看,流通领域50个大宗商品中有19个上涨,较上期增加1个,均价较上期下跌0.65%。卓创资讯大宗商品出厂价格指数本周上涨0.21%,其中工业品指数上涨0.34%,农产品指数下跌0.06%。从期货角度看,商品价格整体下跌,商品指数回落3.64%,工业品下跌4.62%,农产品下跌1.6%,从板块上看,有色金属板块在铝带动下整体上行。

需要注意干旱对经济造成的影响。美国西部地区70%的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欧洲地区出现500年以来的最为严重的干旱,也因此,欧洲最大的莱茵河水位下降,已经开始影响到内河航运;而在国内,长江流域也出现水位下降的问题,高温少雨已经严重影响到水利发电。电力供应不足会影响到工业生产,进而造成供给的收缩,近期受到该问题影响的行业是电解铝、工业硅等高耗能行业。

近期宏观定价的逻辑偏向于平稳,即在前期下跌后的整理阶段。但随着近期宏观数据的发布,对衰退的交易或对需求收缩的交易显著升温,但值得注意的是“让电于民”的政策已经影响到工业生产端,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受供给收缩的影响,后期需要防范电力供应紧张对工业生产端的影响,分属高耗能行业的相关商品价格需要注意供给端收缩的影响。从宏观定价逻辑上看,中期下跌趋势是确定的,但短期下跌或得以缓和。

至本周(8月19日当周),国际油价(WTI)周均价89美元,比前周91.7美元又有下降,比7月均价99美元更是下降了10美元。

本周的市场交易情绪仍在供应紧张与对经济担忧的往复中波动。

油价最低时跌到86美元,高点时又回升到近91美元,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700余万桶以及国际主流舆论对中国7月经济数据的解读,是构成本周油价波动的两个主要(新闻)事件。

需要关注的是,全球两个资本规模最大的资管公司(美国)贝莱德与先锋领航公司,加大了下半年对生物药物公司与石油公司的股票持仓规模,依据以上两公司的新购入股票规模看,排名前5位的有,强生公司、辉端公司,以及埃克森美孚公司。

通过观察资管公司加大对生物药物公司与石油公司股票的购入,我们再次看到了资本的嗅觉。在这些资本眼里,今年下半年期间,在可能的全球病毒变异以及地缘紧张的影响下,包括石油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不会平静。

虽然高盛略为调低了今年第三、四季度的油价预判,但是仍将油价判断在(布油)110-120美元范围内(近期,布油均价95美元),高盛仍坚持认为下半年油价仍要升高。

结合以上资管公司加大购入生物药物及石油公司股票的资本动向看,在下半年趋于下降的油价趋势中,急升急降的往复动荡掺杂其中将可能是个大概率的事情。

国内方面,8月15日周一,MLF和逆回购同步下调10BP,中国10年期国债、国开债收益率短线下行。从社融数据来看,7月份社融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数据同步走弱,M2增速高于社融增速,说明储蓄意愿上升,而投资消费意愿下降。房地产市场数据同步反映了这一现象,销售面积、竣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同步继续负增长,降幅环比有所收敛,但尚未筑底。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第二产业固投速度上升值10.4%,而第三产业相对落后,仅有3.7%,这也是作为第三产业核心增速动力房地产疲弱的一个间接的反映。MLF和逆回购同步下调10BP将有助于引导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调,预计1年期LPR将下调15BP,但5年期LPR大概率保持不变。7月份社融数据转弱,可以看作是上半年政府加杠杆的经济刺激政策阶段性放缓,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市场的一个自主调节过程。正如笔者预判,半个信用底是目前国内的一个新常态,目前疫情、就业、输入型通胀压力并未减弱,保持经济合理区间的重要性会首先放在第一位。预计会通过阶段性的逆回购和MLF缩量后,在四季度继续动用降准的手段进行置换,届时会继续引导5年期LPR下调。

国际方面,欧洲迎来创纪录的高温和旱灾,德国莱茵河水位低于临界水位线以下,阻碍了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的关键工业品运输。高温天气叠加欧洲天然气供应持续短缺,欧洲能源危机不断升级,电价也突破500欧元/MW继续上升,受高昂的电价影响,欧洲多个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巨头纷纷降低开工负荷甚至直接停产,这导致大宗商品市场的严重分化,有色金属快速上升,而中间化工原料的价格持续走弱(下游开工不足)。创纪录的高温天气是北半球的普遍现象,中国、美国皆受到明显的影响,导致供应链上游普遍出现供需两弱的现象。中国工信部在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提出:“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尽快形成实物量,引导扩大汽车、家电、绿色建材等大宗商品消费需求”,充分反映了当下的需求收缩的压力已经引起国家部委高度重视,但总体来说中国能源安全相对优势,电力短缺的情况仅发生在部分地区且是一个短期的现象,尽管可能对硅料、锂、铝生产造成了微弱的影响,但相对于欧美来说,中国的产业链的完整性和韧性仍然保持绝对优势。需求收缩是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压力并非是短期因素所致。

整体来看,旧经济的信用基础正在收缩,新经济的信用扩张仍处起步阶段,阻力是内部经济转型的过渡期的必然情况,而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债务危机将会显著延长这个过渡期,稳增长扩内需的难题将始终贯穿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

近期高温席卷全球,欧洲地区一方面高温带来了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干旱导致了水电供应不足、核电缺少冷却介质核电供应不足、内航的运河水位不足导致了能源产品的运输受阻。种种因素致使前期欧洲地区为了应对能源短缺而做出的动作调整等收效甚微。

从数据来看,欧洲和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再攀新高;欧洲地区电价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550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3.74元/度;另外欧洲碳市场碳配额期货价格创历史新高,一度突破113欧元/吨。

后期来看,据欧洲地区的天气预报显示,高温或将持续至少两个星期,因此能源的供应问题将继续困扰当地。从当前来看,短缺的能源、高企的气价电价碳价已经在逼停部分企业,同时需要关注其衍生的社会效应和突发事件。

国内的高温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近期西起川渝东至上海的长江流域被高温席卷,影响了水电供应,打乱了正常的水电供应高峰期。为了应对电力短缺,已有部分地区开始以“还电于民”等措施。今年以来多次强调不允许再次出现拉闸限电,要加强煤电气电水电与新能源发电的联动和调度,后期虚拟电站的建设或将加速。

同时,本周内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了十大任务,包含如煤炭清洁利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储能、氢能等。能源系统脱碳势在必行,先立后破的原则下,要更多的考虑解决好新旧能源体系的衔接和过渡,解决好用能调节调配。

今年7月下旬以来,原油远月贴水幅度出现明显缩窄。主力合约相对连二合约升水幅度从6.77美元/桶下降至当前的0.67美元/桶左右水平。7月下旬以来WTI原油期货价格基本维持在85-100美元/桶区间水平内,维持震荡偏弱走势,但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远月贴水幅度明显下降,说明相比前期,当前油价走势明显疲弱。且需要注意的是,近远月价差已经进入到均衡区间内,供应相对偏紧预期明显缓解,原油基本面对盘面支撑有限,供需关系依然在边际弱化的过程中。这一因素对油价下方支撑力度也将进一步减弱。

而宏观层面,经济衰退风险仍然存在。从金油比指标看,2022年6月8号以来,金油比从16左右上升到19.5左右,谨防经济的再度走弱。黄金是避险资产,而原油是风险类资产,代表着实物需求。一般来说,当金油比拉升时,往往意味着经济增速放缓风险大幅升温,目前这一数据预示出来的宏观风险仍然较大。

据气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个月内,35℃以上的高温天气覆盖我国4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大范围极端高温炙烤川渝、江南等地。持续高温少雨引发多地出现气象干旱,中央气象台18日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预警。

极端天气对于经济的影响暂无法量化。当下北半球高温干旱,导致供应与需求均受到影响,但供应恢复速度将快于需求。从供应方面来看,因电力供应紧张导致企业的停工、检修时间延长,此将导致部分产品有一定额外损失量。当然,不排除有企业因前期负荷本就不高,即使当前停工,由此产生的损失量也有限,后期弥补这些损失量,难度应该不大。需要注意的是,需求的恢复速度并不乐观。一方面用电紧张同样也影响到下游开工,另一方面利润不佳,下游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从商品走势来看,跌势略缓。通过卓创监测的160个商品样本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下跌品种的数量占比在持续下降。早在7月中旬时,下跌品种数量占比最高达到77%,随后逐渐降低,截止到本周(8.18),下跌比例已经降到40%。大部分商品跌势已经趋缓,但难言结束。

农业领域,需要关注化肥、农药等农化用电需求。由于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是保民生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需要优先考虑供应安全。否则可能会对于秋季种植用肥产生影响,应该尽量避免再次增加农户种植成本。

当前高温影响的农物,除了果蔬类,就是水稻与玉米。8月底到9月,是秋粮作物成熟的关键期,就极端天气的持续时间来看,可能影响局部地区的秋粮产量与质量,但全国秋粮产量总体可控,需要密切关注接下来的发展。

本周化工品市场窄幅震荡,整体价格重心有所下移。本周卓创资讯有机化工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198.11,较上周均值下跌了0.2%。

本周油价震荡下行为主,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从而影响需求的担忧情绪较重,叠加伊核谈判引发的供应增加预期,对油市形成下行压制,导致油价接连下挫。化工品成本支撑端根基已经动摇,并且由于需求侧持续表现不佳,因此市场弱势震荡运行为主,部分产品跌至年内低点。由于需求不及预期叠加行业亏损面积较大,化工行业整体开工处于相对低位,并且局部“让电于民”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开工状况,因此当前化工品整体供给压力不大,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需求不佳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短期来看,美元强势格局仍将延续,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来说将继续承受流动性收紧压力。油价大概率会进入一个区间波动状态,此轮油价高位回落已经持续两个多月,如果没有伊核协议谈判达成的利空进一步冲击,短期油价预计将进入多空相持的拉锯阶段,故从成本端来看化工品继续下行的压力将有所缓解,但波动性仍存。需求来看,尽管“金九银十”将至,但市场未出现全面复苏的迹象,部分产品存在需求边际改善的情况,但力度有限。短期看化工品市场跌势将有所缓和,但向好亦存阻力,或以区间震荡整理为主。

近期全国多地发布有序用电通知,对工业企业提出有序用电要求或节约倡议。随着四川省“让电于民”的响应措施发布,全国多地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限产通知。据统计,从8月1日至8月18日,有26家上市公司发布限产公告,占总体比重为0.6%,较7月的9家和0.2%有所上升,但是低于2021年9月的46家和1.1%。

此次有序用电的主要原因是极端高温叠加干旱天气导致的电力供需紧张,在南方地区表现明显,尤其是四川等依赖水电的省份。目前,政策着力保障煤炭和电力供应。从煤电的当月值也可以看出来,7月份的煤电发电量与往年比较至少增加20%,数值超过了往年中煤电发电量最大的12月份。

对比今年及去年来看,本次高温天气导致的有序用电对于化纤及下游行业的影响不同。去年大规模有序用电时,行业的需求旺盛,所以诸多商家对于有序用电持反对态度,害怕由于有序用电导致订单不能及时交付。本年度的有序用电,对于化纤及纺织行业的影响较去年小,今年以来行业需求本就低迷,行业的盈利情况不乐观,上半年聚酯综合开工率和江浙织机综合开工率都维持历史相对低位。六月中旬,因原油价格显著下跌,化纤行业的成本压力得以缓解,上下游的开工率曾出现小幅上升,但由于浙江等地区陆续发布有序用电公告,叠加传统淡季因素,行业的开工率又逐渐回落,后维持相对稳定水平。观察得出,本次高温对于化纤行业的开工率影响并不大,也从侧面说明了前期行业的开工率已经降至相对低位水平,短期内其他因素难以对行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行业未来将维持稳定向好状态。

关于限电对甲醇市场的影响。

中央气象台8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全国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35-39摄氏度;其中四川东部、重庆中西部,以及湖南、江西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40度以上。近期持续高温造成居民用电需求增加,为保障居民用电,川渝地区部分化工企业让电于民,临时停产。

供应方面,自8月14以来,陆续有泸天化、重庆卡贝乐、重庆川维、达州钢铁等甲醇生产企业有检修和降负荷现象,涉及产能超过200万吨,日产量损失近4000吨,但是供应端的损失却没有推动当地价格的上涨,近期川渝地区甲醇价格一致处于弱势僵持的状态。

供应量损失明显,价格弱势僵持,主要原因在于需求同步减弱,当地部分前期检修农药企业受电力供应紧张影响,重启恢复推迟,且当地传统下游也有检修现象,下游开工整体同步下滑,市场买气不足。后市来看,甲醇市场供需两弱,价格偏弱运行。

从发展周期看甲醇行业。

近年来甲醇行业发展增速放缓,逐步进入成熟期。主要原因在于下游缺乏新的增长点。国内主力下游甲醇制烯烃自2010年首套装置投产以来,经历了2010-2015年的投产高峰期后,新增装置投产速度明显放缓,国内甲醇制烯烃行业发展是因为高油价和高进口依存度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成本,出于战略安全、降低成本等目的,结合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甲醇制烯烃项目自2010年神华包头投产以来,获得迅速发展,但随着油价走低,煤/甲醇制烯烃成本优势不再,新增项目投产意愿降低,且部分装置由于经济性等原因长期检修,虽然近年来油价有上涨趋势,但油价上涨的同时,国内煤炭价格也同步上涨,煤/甲醇制烯烃装置盈利受到影响,目前国内甲醇制烯烃后续待投产项目较少,烯烃消费增长空间相当有限。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1613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