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期货日报 记者 邬梦雯 近日,郑商所举办2021/2022年度“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结项评审会,白糖、苹果、红枣、花生、棉花等5个品种共计21个项目参与评审。 期货日报记者在评审会上了解到,2021年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亮点颇多:一是探索创新基于“保险+期货”的苹果收入保险模式,发展立体化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创新试点成本控制机制,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三是…
期货日报记者邬梦雯近日,郑商所举办2021/2022年度“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结项评审会,白糖、苹果、红枣、花生、棉花等5个品种共计21个项目参与评审。期货日报记者在评审会上了解到,2021年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亮点颇多:一是探索创新基于“保险+期货”的苹果收入保险模式,发展立体化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创新试点成本控制机制,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三是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项支持,培育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发展“主力军”;四是积极引导财政资金参与,保费来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五是与政府联合发文部署试点建设,加强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应;六是与政策性农险联动发展,在创新农业补贴方式、推动农业保险转型方面持续发力。据了解,2016—2021年,郑商所累计支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127个,涉及棉花、白糖、苹果、红枣、花生5个品种,保险理赔金额累计3.28亿元,覆盖新疆、甘肃、广西、河南、山东等11个省(区),含原贫困县45个,惠及农户约25万余户,“保险+期货”试点规模和覆盖品种不断扩大,模式不断创新推进,已经成为期货服务“三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记者在此次评审会上了解到,郑商所高度重视试点项目合规管理工作,尤其是承保、理赔端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包括农户基本信息、大户土地权属、联系电话等投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验标核保等过程管理的严谨性,以及赔款支付到户的及时性。与此同时,试点过程中强化宣传培训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向政府、农户、社会大众普及保险、期货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地方政府和产业主体对利用“保险+期货”模式进行市场风险管理的认知和参与意愿。2021年试点项目顺利结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郑商所与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开展的首个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覆盖开封市祥符区、南阳市桐柏县、驻马店正阳县农户19496户,项目累计支付赔款约1529万元,户均赔款784元,相当于为试点地区花生种植户提供0.36元/公斤的价格补偿。广西右江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试点项目覆盖右江区糖料蔗12.99万亩,惠及蔗农5787户,赔付金额达1487.29万元,赔付标准为白糖244.06元/吨,折合114.46元/亩,赔付率高达191%。新疆麦盖提棉花“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试点赔付金额1018.87万元,赔付率116%,平均赔付156元/亩,使5836户棉花种植户获得保障。特别是2021年首次在延安市黄陵县探索实施基于“保险+期货”的苹果收入险项目,初步探索出一条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分散的特色林果作物收入险模式,为果农提供产量端和价格端的双重保险,帮助果农有效规避因自然灾害减产和销售价格下跌造成的收入损失。此次评审中,参审项目负责人普遍表示,经过六年的探索实践和经验积累,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产品设计的专业性日益增强,普遍树立了以农户风险需求为导向的运作理念,保险方案更加贴近品种产业特征,已经初步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试点工作达到了“扩面、提质、增效”的预期效果。2022年郑商所以“农险无忧”为主题,推动“保险+期货”试点工作迈上新台阶,在承保风险管理、单位保费确定、保险功能设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创新,重点体现为更好发挥期货功能为导向的业务模式优化、积极推动财政支持为导向的组织模式优化和严格高效管控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优化,在相关各方的支持下,实现“保险+期货”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1307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