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凯:苯乙烯下游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助力企业运

期货资讯 2021-04-08 00:00

【导读】4月7日,大商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称“石化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化工产业(衍生品)大会”在杭州举办。英力士苯领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苯乙烯产品经理章凯发表主题演讲《苯乙烯下游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助力企业运营发展》。 英力士苯领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苯乙烯产品经理章凯 以下为现场速记: 感谢大商所的领导,…

4月7日,大商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称“石化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化工产业(衍生品)大会”在杭州举办。英力士苯领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苯乙烯产品经理章凯发表主题演讲《苯乙烯下游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助力企业运营发展》。

英力士苯领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苯乙烯产品经理  章凯英力士苯领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苯乙烯产品经理  章凯

以下为现场速记:

感谢大商所的领导,感谢主办方给我机会讲一下苯乙烯如何利用期货助力下游企业的发展。今天主讲两个议题,一个是讲一下苯乙烯的全球以及中国的基本面的情况,还有讲一下如何利用期货工具做套保或者维护企业更好发展的行为。

首先讲一下苯乙烯产业的展望以及概述。这张图是从2012年开始到2028年的苯乙烯全球供应以及需求概述。可以从图中看到蓝色线是总的全球产能,从2012年3000多万吨到2021年将近三千七八百万吨再到后面预计可能会到4500万吨左右;绿色这条线是开工率,从图里可以看出苯乙烯最好的时候就是2017年开始到2019年,就是2020年大投产之前。因为那个时候的开工率接近90%(刨除检修),它的开工率应该已经达到了巅峰。从一个企业利润角度来看,这几年也是苯乙烯的黄金时期,大家也都是行业专家,大家也可以理解。

分地区看一下产能。从一个地区性的产能来看,现在苯乙烯的全球格局也是比较简单,除了东北亚以外,就是灰色这条线,一直从2017年开始有在增长的这条线,就是一个东北亚的产能。蓝色带表征的是北美,黄色的是欧洲,包括中东是深蓝色,然后是世界其他地区。可以看到除了东北亚以外,全球其他地方的产能是停滞,甚至有一些微调,甚至有一些衰退的情况。所以说,我们以后关注苯乙烯的产业链,相对来说可能比其他化工品比较简单,只要盯住东北亚,主要看中国就可以了,这是比较简单的概况。

这张图是表征了从2017年开始甚至到2023年的苯乙烯区域性的平衡增减量的情况。能够看到在2011年之前,在东北亚(主要是中东地区)是基于日韩(包括中国),它投产了一大批苯乙烯装置,所以说这几年的产能增长比较明显。北美和西欧从2007年开始一直进入平稳自我调节的状态,甚至有很多产能进入淘汰的情况。从2017年开始再到2023年,东北亚新增产能,可以说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中国,可能日韩装置有一些破瓶颈的计划,但主要的产能真的全部在中国。主要新增装置的特点全部都是一体化装置,很少有非一体化的装置。在中国,10套装置里面有4套都是POSM装置,因为POSM是在苯乙烯所有制法里面,经济效益包括成熟度各方面都是独树一帜,属于最优秀的技术,所以POSM的竞争力肯定是最强的。到西欧,大家可以看到黄线,西欧一直处于上游产能和下游产能自我平衡的状态,它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地区,它一直会进行苯乙烯去产能的阶段。因为这套装置,波恩有一套装置有可能在2022年、2023年进行淘汰。总结:更多的旧产能,世界其他地区会跟随北美或者欧洲的脚步进入优胜劣汰。

这张图看一下区域苯乙烯的开工率。全球苯乙烯的开工率,因为2020年大投产之前全是高景气状态,全球开工率都接近80%、90%以上,包括北美、西欧和中国。到了大投产以后,随着供应过剩,全地区开工率肯定会进入下降的状态。这条黄色虚线表征了全球开工率。我们认为西欧的开工率下降幅度肯定比中国和北美更快,为什么?因为西欧装置都是没有太多竞争力的情况,它本身的装置供应和下游需求作为匹配,我们认为西欧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年可能不会有大量的增长。这种情况下,西欧苯乙烯开工率相对来说比较有可能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为什么我们给北美开工率相对乐观?刚刚赵军博士也讲北美有独特的烯烃资源优势,作为乙烯很便宜的话,它可以带来很多东西,它可以带来足够的成本支撑开一个苯乙烯的开工,所以北美和中东,我们认为是最不可能被淘汰的两个地区之一,甚至我们觉得如果北美烯烃优势更强,甚至包括我们公司,可能在2025、2026年还会上一套苯乙烯装置。在中国地区以外,能够建大型的苯乙烯装置也是比较难的事情。中国的开工率当然会随着大投产的进行而慢慢降低。中国甚至日韩、世界其他地区,会因为中国的大投产会进行优胜劣汰。

我们看一下需求。这张图表征了苯乙烯的需求。这张图是2020年的情况,蓝色的圆饼是中国,中国占苯乙烯需求36的市场,东北亚除了中国以外是占20%,北美占12%,西欧14%,其他地区是18。所以它们的份额不太会增长。增长的份额,到了2029年是中国,所以中国未来十年的份额会增大44%,再往会会超过一半(50%)的份额。我们认为中国苯乙烯增长,未来的重心就在中国。长期来看,苯乙烯的需求增长率,从世界范围内可能只能维持1.8%到2.5%之间,这跟全球GDP增长比较吻合,只是因为中国的增量实在过于庞大,可能给我们业内的人带来一个错觉,就是苯乙烯这个行业这么大投产,包括下游大投产,可能会为这个行业进行非常快速的增长。其实,我们个人认为中国给4.8的负荷增长率,未来十年也就是很高的水平,它可能略低于中国GDP的负荷增长率。北美和欧洲,我们认为能够维持现有的状态已经是非常OK的情况。从一个数量级来说,未来十年年均增长率可能在70-80万吨/年。

按照下游来看分布,苯乙烯最大的下游在2020年来看还是PS,它有34%的占比,EPS是22%,ABS20%,就是我们通常称为的三大下游占比可能在70%多。到了2029年,我们预测PS份额会稍微降一点,ABS份额会稍微增一点这里降3%,这里增2%,EPS相对持平,为什么?因为ABS有大投产。前面为什么ABS占比不高?因为这个东西的技术壁垒比较高,必然导致投产进度没有那么快。随着几年的技术进步,ABS就有一个大的投产,替代了一部分改苯的需求,会导致份额会有变化。从负荷增长率来看,我们给ABS的比较高,给了3%,因为从很多用途来说,很多用途可以被ABS替代,甚至有一些PS需求,所以ABS是我们最看好的一个行业。EPS也有很多用途和需求在,所以我们认为给1.6%也比较OK。PS,我们还是相对看衰的行业,因为它容易被各种,包括PP、包括ABS,就是容易被其他五大塑料相互替代。因为从环保角度来说PS做包装不如PP,所以我们认为PS有增长,但增长不会那么高。

这张图是看一下全球苯乙烯的供应与需求差的情况,比较能够直观地看到这条线(2020年)之前的黄色需求累计增长率远远大于蓝色供应累计增长率,所以差值是这一条粗的绿线,在2020年之前在一个水平线以下,就是说需求大于供应的时代。到了2020年以后,这个词就比较明显,就是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时代。所以2020年,我们认为是苯乙烯的跨时代的元年,包括2019年底大期货的上市。

所以我们认为苯乙烯的开工率,就像我刚才说的在2018年、2019年会达到高峰,完了之后会慢慢回落。苯乙烯将结束过去很多年的高景气、高利润的周期,长期维持相对平衡或者比较低利润的格局。

从全球范围来说,低成本的地区将更加具有生产优势,比如美国、中东长期具有优势。落后的产能会慢慢淘汰,比如西欧甚至包括日韩的装置,当然中国内地非一体化的装置是不可抗力的,这是时代的选择,没有办法。因为中长期供应的优胜劣汰以后,我们认为会重新洗牌,洗牌以后苯乙烯行业会有一些新的东西诞生。当然这个东西比较长远,我也说不清楚,我们也希望这个行业有一些新的机会的产生。

刚才说到劣胜优汰的问题,这张图显示日本和韩国所有装置的地理位置、制法,以及是不是由乙烯供应、成本供应,以及下游配套情况。日本是最没有竞争力的地区,为什么?它光乙烯的一体化都很少,idemitsu有三套装置是乙烯,像太阳石化,我个人认为是最没有竞争力的装置,因为它的成本和乙烯需要外采,目标市场全部都是出口。像新日铁包括idemitsu装置没有下游,但它相比太阳石化还是有成本优势。包括Asahi的装置,包括Chiba的装置,虽然成本效应不太好,但那个地方有大量的下游的存在,所以还需要苯乙烯的供应。这是日本的装置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装置都有Monsanto、Lummus装置,韩国很多新的装置都是用Badger、Fina。从装置工艺角度来看,Fina这一套装置也不能说很好于Monsanto的装置,但是从韩国的状况包括国内的新投产的装置,恒力、浙石化都是用这一套制法,它的制法相比原先的Monsanto、Lummus的技术肯定有优势,要不然这么新的装置不可能选用这么新的装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的竞争力弱于韩国。韩国全部都是一体化装置,很少有外采。这个数字有点错误,它整体合起来应该是300万吨。我们看一下大山这一边,下游是有缺失,供应有一处,所以大山是出口导向,出口导向主要是中国。但现在因为中国的反倾销,它可能去别的地方出口。LG和YNCC下游有缺口,包括SKC在Ulsan的装置,所以他们的原料进口,要么是国内自己,要么就是日本,根据它自己的效益进行优化。所以我们认为韩国的装置没有那么强的竞争力(相比中国),因为它是出口导向的国家,但比起日本还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日韩装置工业品分布结构包括产能经济性来说,还是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是被中国的新增装置所替代。

我们看一下这个图,丽水和蔚山有苯乙烯缺口的存在,它的供应是由于德山从日本的装置过去,符合经济性的地理位置。千叶、大风这边主要以出口为导向,主要是去中国,以前可能会去韩国,但现在反倾销以后,流向肯定全部去中国。关于运动的问题,东北亚之间的运费很便宜,可能20-30美金,可能回头船更便宜,相当于一两百元的人民币,可能是车运的价格,所以从经济性来说运输是没有问题的。

全球以及中国的物流平衡。我们看一下全球的产能,刚才张福琴总也说了一下,我们这边过一下。北美有582万吨的产能不会变,包括南美的一些产能可能会有一些微调,西欧是520万吨,中东是300多万吨,世界其他地区是300多万吨,它的增量主要在东北亚,东北亚主要在中国,可以理解为全部在中国。

我们看一下进口数据。2019年到2020年,我拉了两年的数据,进口量差不多都在300多万吨,沙特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进口国,包括科威特也有很多,科威特也有伊朗也有很多量过来,所以我们认为中东地区的量不被印度或者土耳其等国家分流,它最终大概率还会来中国。韩国和日本的量,本来韩国是中国很大的进口国,反倾销以后,有一些货会来一些,其他的货全部从日本过来。台湾的货物,从台湾台化发到宁波台化,基本上都是自供。美国货反倾销以后量很少,我认为它以后不一定会来。东南亚,因为也是相对来说供应有溢出的地区,又没有反倾销,有一些还是会来中国。

这是反倾销以后的物料平衡。因为反倾销在苯乙烯上大期货之前,反倾销对苯乙烯行业也是划时代意义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这边的韩国,从2017年到2018年来中国的量直接少了74万吨,日本去韩国的量少了34万吨,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到中国的量增加20多万吨,台湾去中国的量又增加了很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从中东本来去欧洲的量减少,因为它尽量发往中国。北美这边的变化,因为美国来不了中国,来亚洲的量整整少了24万吨取而代之,美国把很多货拉到欧洲,又从欧洲拉到中国,进行了曲线救国策略。东南亚一直是稳定的输出点,来到中国,因为反倾销以后会减少去印度的量,把能够置换出来的非反倾销的货拉往中国。

我拿这张图,说一下全球的区域性的自己的平衡。我为什么没有拿2020年的图?因为2020年是疫情期间,它的供需完全错乱,没有什么代表性,所以我选取了2019年的图,能够比较直观地表征全球的供需平衡状况。欧洲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区域,因为它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业化,特别是石油工业化的地区,它的供应和需求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自我平衡。所以说它上游肯定配下游,下游肯定配上游,不太会说以出口为导向,就是有多少用多少的区域。因为中东的独特优势,石化产品肯定是一个出口地,需求肯定没有供应来得足,所以它是一个溢出的。印度是一个没有苯乙烯装置的国家,所有的苯乙烯都是进口,从中东、东南亚进口。而东南亚是相对平衡,但它还是有一部分的量是出口,主要去印度和中国。美国也是一个出口地,它的量来不了亚洲,亚洲不太多以后,它欧洲的也挺多,但亚洲还是会来,去印度、韩国、台湾去洲际物流贸易置换。南美一直是需求大于供应,因为南美的量比较小,基本上从美国拉一点货过去就OK。东北亚产量也大,需求也大,整体来说还是缺口,主要缺口在中国,因为日韩都是溢出地,所以供应的缺失全部是中国,算上日韩的溢出,所以中国的缺口比较大。

大概看一下从欧洲装货来中国的时间和运费,包括从美国的时间和运费。

看一下中国内部的平衡。这张是2019年的平衡。西北肯定有量多的来华东,华北也是一个平衡的区域,因为那时候宝莱没有开。华东有大量的缺口,包括华南也有溢出。因为中东过去,第一站到欧洲都是卸华南的,所以一般来说华南是净流入的进口地。

这是2020年的图,东北和宝莱由于恒力的新投产,它变成货源输出地。西北和华北的差别不大,西北主要是看它的PS开的怎么样,来华东的量其实不太多。华东永远是一个主战场。这个时候,到华南的时候,量会大起来,需求有了新的扩产,包括龙光信达在东莞那边的投产,所以会导致需求上来说它这边会是一个缺口,而华东一直是一个缺口。这是中国区域性的平衡,所以中国总结一点,中海壳二期已经投出来了,包括中化泉州,这样的话华南肯定也是一个溢出地。所以全中国来看,除了华东,都是溢出地。所以以后的市场可能就集中在华东。

我们来说一下大商所的大期货如何助力苯乙烯行业的健康发展的议题。首先感慨一下大商所领导们的智慧,因为我认为它的上市时间非常完美,2019年底。2020年恒力浙石化就投出来了。2017年反倾销,2018年最低库存2万吨,如果这个时候上,我估计这个品种就死了。所以2019年的上市时间非常完美,因为有足够的货源进行交易。因为上了氢投产以后,对苯乙烯产业格局会有颠覆性的改变。另外一点,期货有价格发现的功能,这是比较基础的功能,还有套期保值的功能,所以这两个功能在苯乙烯行业上,应该说发挥的还是比较淋漓尽致。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大商所有国家背书在,个人认为它是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可靠的交易平台。因为除了这个交易平台,没有这么大容量的安全交易性平台了,当然以前还有一些平台在,但是我认为它的可靠度上,地方政府背书和国家背书是两个概念性的东西。

总结,大期货的上市,极大的增加了场内场外安全交易活跃度,还有期货的功能,期货功能还能够带来很多的协同性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的东西。

这张图是2019年9月26日苯乙烯上市,我们能看到它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上市那一天开始过了几天,因为2020年初浙石化大量投产,包括恒力。你看上市以前苯乙烯的利润就是一台印钞机,所有的苯乙烯工厂就是一台印钞机,几乎是疯狂的利润。这种情况下下游很惨。没有这个期货功能发现以前,这个产业的利润怎么样分配是值得商榷的。除了ABS利润很好,别的下游都很惨。也就是说那时候确实是需求大于供应,但这个需求大于供应,能不能够一定要让苯乙烯拥有这么高的利润,而下游一点利润都没有?这个问题值得商榷,因为那时候没有大期货这个东西,没有产业链的玩家愿意做这个事情或者推动这件事情,墨守成规这么几年就过去了。苯乙烯上市以后,利润打压的非常明显,这个东西就说明大商所的期货完全加速了它的健康发展,当然这是价格发现的功能,我认为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说一下产业变化。大期货以前,苯乙烯产业链参与者非常有限,就是传统的贸易商和产业链玩家,现在就是各种资金、资管公司包括一些场外玩家,甚至个人玩家都能参与的市场,我认为非常健康。大期货时代以前,就像我刚才说的苯乙烯的生产工厂以及寡头贸易商的话语权非常重,他们确实可以左右市场短时间甚至中期的走向,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商人都是逐利的。大期货时代以后,市场更加多元化,市场集中度更低。从这个角度来看,使市场更加健康,因为集中度低的东西,永远市场是健康的;集中度高的,肯定受到垄断,肯定不健康。大期货以前,我认为它的市场驱动比较混乱,比如说以前一个大贸易商,看到他出来买一堆,这个市场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后买盘追一堆,市场出来,可能几个比较优秀的玩家就随便卖一两单货,可能市场认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又跌了一堆,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所以它的驱动比较混乱。但是中短期来看,这个市场还是有一点混乱。从现在来看,虽然苯乙烯的波动相比大期货其他品种来说还是一个被称为“魔鬼品种”,因为还是波动率比较大的品种,但是在我眼里它的波动以及市场的运行已经相对比较健康,虽然还是中短期会受资金或者一些事件来过度拔高或者过度压低的情况下,但是相比以前市场真的健康很多,因为很少又说寡头企业或者寡头贸易商能够左右一些市场,相对来说这是比较难的事情。

以前经常说整个市场没有合适的套保或者套利工具,当然有华西村甚至一些美金,但是量不够匹配。而现在有充分的交易工具。

关于交易来说,那时候是比较简单的,就是买或者卖,相对来说比较传统,就跟卖其他东西没有差别。上了大期货以后,有各种各样的新的价格模式、交易模式,像点价模式等,比较健康。因为对上下游企业来说有更多的选择性,不太会说拘泥于以前的模式。以前产业链玩家特别是利润上,享受红利的企业对这个东西比较抵触,因为商人都是逐利,如果我的企业拥有大量利润,我当然不愿意用其他的工具分我的一块蛋糕,这是简单的逻辑。但是上了大期货以后,所有的玩家,赚钱的也好,不赚钱的也好,贸易商或者玩家必须适应这样的规则,就是说产业链利润分布更加均衡,要不然总不能利润完全在某一端,这样对产业链的发展不健康,所以这个东西对产业链的改变挺大。有了大期货以后,融入化工的大家庭,包括苯乙烯下游PS、ABS甚至它隔壁的其他五大塑料,它中间的内在可替代性或者协同效应能够完美地发掘,至少有动力和机遇给你发掘这样的机会。

总结,期货不改变品种本身的供需,但是它是服务产业客户的,加速了市场更健康的发展,这是从大的方向看。

这是交易体量,不太准,因为这个东西没法很量化地统计。上期货以前,现货市场每年交易量可能在500万吨,远期市场可能在1500,我估计华西村1500差不多,美金实货和纸货500、150。大概合起来,差不多四千多万吨的一年的交易量。我看了一下大期货,我看了3月份,它每天的交易量在20万手-60万手,这是比较正常的交易波动,可能多的时候会有八九十万手甚至100万手,我就不拿来做例子,它一天的交易量可能在120-300万,体量是指数级的放大。大商所的上市,同样带动了期货市场的跟进,它的交易量也明显放量了。对于产业链玩家来说是好的事情,至少我要做决策或者要做一些动作的时候,交易量足够我做这样的东西。

讲一下企业实际的,通过我产业客户的实际出发。以前卖家的卖货方式比较单一,作为工厂,可能前一年年底出来卖一些纸货,主要以均价模式为主的卖纸货,而且卖的比例非常高。远期市场以及现货贸易,就是我的物料要平衡,然后出来买或者出来卖,做一堆这样的操作就完了。现在卖家有大期货以后,合约卖的比例也可以小一点,因为大期货有足够的体量可以容纳没有完成的卖方的计划量。远期销售的均价模式是比较主要的销售模式,因为本身波动就很大,买家或者卖家不太愿意买一些固定价,除非我有销售订单去锁定。为什么?因为一个固定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风险的事情,买卖或者卖均价是相对保守的策略。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有了大期货以后,买方或者卖方的采购或者销售策略可以相对激进一点点,卖家可以少卖一点合约,买家可以少买一点合约,因为有这样的期货平台,配合其他纸货的产业链贸易玩家或者资管公司的介入,我可以通过我想获得的怎样的利益,去做一些调整和优化。因为工具多了,买家或者卖家的选择肯定多了,这对买家而言是特别幸福的一件事情,因为以前买货很容易给卖家逼空,逼空倒不至于,但我要锁这个货很难,因为纸货市场基本上听到买家出来买就直接退缩,卖盘至少推100,而现在不太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没有人知道我买多少货或者我卖多少货,这样会平抑市场情绪性的波动,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工厂而言,一年可能在中国40万吨的产量,我一天如果想买一个月的量,大期货点几千张,一点问题也没有。如果放以前,一天如果买一船货还好,我买三船货肯定买不了,除非被宰,就是在货紧的时候,现在就不太出现这种情况。当然对卖家也一样,如果你货多的时候,卖家出来卖货,这个市场肯定又是一吨狂跌,就说谁谁谁可能卖不掉了。这些短期情绪性的东西,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因为我们这个决定做出去,在当天可能会影响后面一个月,所以这确实是不太好的地方。而现在,相对来说平心而论比较健康,买家或者卖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策略做一些事情,以前会有抱怨说谁控制了市场,现在不太有这种情况的发生。即使有传言,相对来说谣言的概率会多一点。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84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