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新趋势!工业硅后市行情将如何走?

期货资讯 2024-05-08 08:16

【导读】新规则、新趋势!工业硅后市行情将如何走?,来源:期货日报我国硅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为国民经济稳定运...…

来源:期货日报

我国硅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为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和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工业硅期货上市运行一年多来,为硅能源产业链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凸显。

当前,工业硅产业链的难点和痛点是什么?在绿色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下,如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新规则下,工业硅期货后市行情又将如何演绎?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业硅生产与贸易企业、期货行业人士齐聚“2024年中国工业硅产业链年会”,把脉市场发展动向和趋势,共同探讨工业硅行业发展机遇。

企业积极“拥抱”期货工具

“工业硅期货上市之后,我们得以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把绝对价格的风险转移。比如,今年1月初,我们就通过卖出套保,将怒江国贸硅业丰水期的产能,提前锁定为枯水季的高价进行销售,不仅对冲了价格下跌风险,还获得了较好的收益,这在工业硅期货上市以前是不可能的事。”谈及工业硅期货上市后给贸易业务带来的改变时,厦门国贸有色矿产董事长林海宇如是感叹。

据了解,厦门国贸从事工业硅现货贸易已经超过30年,在云南怒江拥有年产能3万吨工业硅的冶炼厂,在内蒙古包头拥有年产能12万吨的工业硅磨粉厂。据林海宇介绍,得益于公司在硅产业有较为完善的布局,以及在其他品种上积累的丰富套保经验,工业硅期货上市不久后,厦门国贸便积极开展工业硅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服务产业客户。2023年3月,在工业硅价格持续下跌、现货渠道销售不畅的情况下,公司先后与怒江工厂以枯水季价格签订了工业硅远期交货(丰水季交货)购销合同,并通过套期保值手段对冲了价格下跌风险,拓宽了怒江硅厂的销售渠道,实现了较好的生产利润。而不少硅厂由于没有利用好工业硅期货这一风险管理工具,只能面临亏损。据悉,在工业硅期货护航下,2023年6月,怒江工业硅企业开工率达88%,远高于同期云南其他产区不足20%的开工率。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厦门国贸与怒江硅厂的合作,不过是众多工业硅生产企业积极“拥抱”工业硅期货的一个缩影。据广期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工业硅期货上市以来,广期所积极开展市场及产业培育,先后研究推出多项举措,不断加深产业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帮助工业硅企业“想用”“会用”“敢用”期货。截至目前,工业硅产业客户已超过1.4万户,2024年以来,工业硅期货一般法人客户日均持仓占比超过30%,超过20家工业硅生产企业直接参与期货交易、交割,通过套期保值锁定生产利润。同时,云南、四川、广西、新疆等全国13个省份105家工业硅生产企业与期现商开展合作套保业务,极大缓解了价格下行周期下的经营。截至SI2404合约,工业硅期货累计交割8.6万手,涉及金额65.3亿元,发挥了交割连接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同时,已注销的工业硅期货标准仓单中超过80%流入光伏产业,为光伏产业降本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硅能源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关注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介绍,经过多年努力,上报国家统计局的《修改“十种有色金属”项目构成的建议》获得批准。自2023年起,工业硅被纳入“十种有色金属”的统计项。此外,在光伏产业规模显著扩张的支撑下,近年来我国工业硅产量不断增长,已经从2013年的145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70万吨。其中,多晶硅的产量已从2013年的8.33万吨增长至2023年147万吨。从需求端看,下游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林如海介绍,2023 年工业硅(含再生硅)全年消费量达到353万吨,同比增长35.2%,多晶硅领域占比最大,消费176万吨,占比50%。

随着多晶硅成为工业硅下游最大消费领域,光伏产业消费需求对工业硅产业发展影响更加显著。为顺应产业发展现状,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产业深度,广期所于4月12日发布修订《工业硅期货、期权业务细则》的相关通知,主要对工业硅期货交割质量标准等进行了修改。4月17日,工业硅期货合约修改后的首个合约SI2412挂牌上市。据广期所商品事业部执行经理王新超介绍,截至4月26日,S12412合约法人客户参与度较好。

“从交割资源来看,短期内全国交割资源小幅下降。长期来看,通过选配原材料、严控生产等方式,生产企业有能力提高产品品质达到期货交割要求,交割资源下降比例有限。”谈及新规则的影响,王新超认为,多晶硅企业和工业硅磨粉企业的需求与期货交割质量标准错配的问题得以解决,对光伏产业链企业的降本增效将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仍面临多重挑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业硅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目前工业硅产业存在投资过热、竞争过于激烈、内耗过大等现象,这一情况并不利于当前产业企业发展。”林如海表示。

据林如海介绍,2021年之前,市场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稳定维持在10000—13000元/吨。特别是2019年至2020年,市场呈现持续去库存态势。然而,自2021年开始,前期的去库存努力、多晶硅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能耗控制政策的实施,共同推动价格持续攀升。在价格高位运行和期货市场蓄水池效应影响下, 2021年至2023年工业硅库存显著增长。与此同时,新的产能也陆续投入运营。2022年以来,新建和拟建工业硅和多晶硅项目产能均在500万吨/年以上,其中,工业硅、多晶硅一体化项目产能接近300万吨/年。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金属硅和金属硅粉生产、研发、销售,并从事镁锭、洗精煤、石油焦、微硅粉等产品对外贸易的综合型工贸企业,浙江中诚硅材料总经理史兰庆认为,目前工业硅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情况,主要是受新增产能释放、下游需求较弱等因素影响。“工业硅三大下游中,铝合金目前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有机硅自2023年开始需求一直处于偏弱状态。多晶硅方面,由于近期多晶硅处于累库状态,造成多晶硅厂对硅粉的需求不断减少。因此,工业硅出现了降价、累库的情况。”史兰庆解释。

作为行业内具有国资背景、较早从事大炉型生产的生产企业,埃肯硅材料(兰州)总经理蒋赣生也坦言,公司在生产经验的积累上走过不少弯路。当前工业硅价格处于历史低点,价格没有体现工业硅的真正价值,制约了高端工业硅的发展,无法体现工业硅在生产中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上也出现了停顿和滞后。“当前99硅充斥着整个市场,421#、2202#等产品发展创新空间有限。同时,工业硅的智能发展和AI应用也受到限制,不利于当前工业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蒋赣生说。

以福建省为例,据福建省冶金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会长江远金介绍,福建省工业硅生产企业14家,共计21台矿热炉,年产能约20万吨,实际产量12万吨左右。“福建工业硅生产具有电价高、产品优、能耗低的特点,产品定位主要有2202#、2502#、3301#、421#等低铁、低磷、低硼、低钛、低钙的系列产品。”江远金表示,尽管福建工业硅在能耗和工艺上有优势,但福建的电价成本较高。对福建工业硅生产企业来说,其要在节能降耗、提升品质上持之以恒去钻研,才能生存下去。

从价格方面看,尽管当前工业硅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但工业硅主流牌号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以华东通氧421#为例,相关机构数据显示,5月7日,华东通氧421#均价报13750元/吨,虽与1月2日15850元/吨相比,下降13.24%,但自4月19日以来报价已连续9个工作日维持在13750元/吨。从盘面价格看,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SI2406在4月22日触及上市新低11479元/吨后,开始呈现震荡回升态势。

林如海认为,按照往年经验,尽管丰水期云南和四川的产量将大幅增加,但目前的价格不仅低于新疆众多中小企业的成本,也达到云南和四川的生产成本线,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从2024年一季度看,工业硅下游企业呈现去库存状态,市场价格也在春节之后大幅下滑。对此,林如海认为,主要原因是市场对多晶硅市场需求预期不乐观。

保持持续创新能力

市场该如何面对当前工业硅产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顾问、原会长陈全训认为:一是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三是始终强化行业企业自律行为,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四是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硅能源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绿色的产业,也是符合当前新质生产力条件的产业。”林如海认为,想要让硅产业健康良性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发力。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把控好进入这个赛道的门槛,根据技术水平、能源消耗、环保情况等,设定一定的准入门槛;从行业层面来说,要多调研、多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在技术、能耗、环保、效益等方面的状况,并以此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从企业层面来说,要理性思考是否要在行业过热的时候投资。

“硅产业链各环节在产品性能提高、降低成本、安全生产、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仍有大量工作可做、要做。”林如海建议,应营造良性竞争环境,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只有保持各环节有合理的毛利率,相应的头部企业才有保持创新的能力,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同时,企业也应该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培养专业人才,熟悉期货规则,充分利用好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此外,还可以建立企业经营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定期对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环保、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综合评判,发布先进水平指标数据,将其作为政府开展差别电价、序位停电停产和产能退出的依据,支持先进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作为国内供应链的龙头企业,厦门国贸总裁蔡莹彬表示,近年来,全球经济周期不断出现新形势和新变化,国内外宏观环境错综复杂,现代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新能源产业被认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阵地,而工业硅作为硅能源的重要基础材料,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其介绍,厦门国贸运营范围涵盖工业硅上游和下游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三大领域,可为客户提供自工业硅块到工业硅粉的贸易和加工服务,以及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综合服务。未来,厦门国贸将与国内外主要的铝合金和有机硅龙头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我国工业硅全球定价影响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对于新进投产的炉型而言,史兰庆认为,在建设初期,要体现绿色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把环保优先放在首位,同时也要体现智能化操作的理念,融合 AI 技术,使生产操作更加智能化,让国内生产操作水平快速提升,走在世界前列。此外,硅厂想要在未来做出不同的特色、迈向高质量发展,对于新投入生产的炉型,不能只是简单的复制,而要根据工厂的特点、所在区域的原料成本情况,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客户,去生产适合客户需求的专业化产品,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增加更高的附加值,换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在未来新建的炉型当中要体现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要用绿色发展来实现工业硅的高质量发展。”蒋赣生建议,在新建的炉型当中,要在设计上体现出环保理念,注重对烟尘各个环节的收集,保障行业的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当然,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蒋赣生呼吁,希望工业硅价格能够理性回归,让生产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科技的发展创新中。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硅期货上市以后,尽管不少中小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参与套期保值业务,但部分大型企业却未深度参与。从高质量发展角度看,林海宇认为,对生产企业而言,参与套期保值业务是转移风险、实现安全运营的关键环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希望大型企业能更积极地参与到工业硅的套期保值业务中,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分析人士:二季度库存压力将进一步显现

4月17日,工业硅期货SI2412合约正式挂牌上市,该合约上市首日开盘价14200元/吨,最高价14500元/吨,最低价13980元/吨,首日波幅在4%以内,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截至5月7日,SI2412合约下跌0.31%,报收14590元/吨。

从月间价差看,SI2412合约与7个旧合约的首个交易日价差区间稳定在2100—2500元/吨。“SI2412合约交易标的大概率偏向通氧SI5530,而 SI2411合约交易标的仍为SI4210,不过原仓单需与99硅保持基本一样的价格才能流通至现货市场,因此,理论上SI2411合约交易标的实际应为99硅(或通氧SI5530),这也就代表着SI2411合约与SI2412合约的天然价差在2000元/吨。”国泰君安期货高级分析师张航认为,考虑到11月底仓单集中注销制度,预计SI2411合约与SI2412合约价差在2000—2500元/吨。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王彦青认为,工业硅期货业务细则修订对旧合约几乎没有影响,旧合约的走势变化,更需要关注近半年的供需格局。不过,考虑到工业硅价格已跌破部分企业生产成本线,工业硅期货后续下跌空间有限。对旧合约而言,后续或呈现底部震荡运行的态势。当前工业硅基本面供强需弱,特别是多晶硅和有机硅行业正处在行业低谷期,难以给工业硅价格带来支撑。

供给方面,截至4月30日当周,工业硅周产增加,社会库存仍处高位。相关机构数据显示,福建、甘肃、广西等地区部分工厂复产,工业硅整体周产环比增加0.2万吨,至8.48万吨。此外,5 月新疆若羌地区新增产能继续投产,提供边际增量。从开工角度看,西南地区(周产占比12%)利润与开工均已处于偏低位置, 5月复产预期增大。新疆地区厂库库存本周再次去化,库存压力减轻,预计当地主要硅厂仍将保持高开工率。

需求端表现较弱。具体来看,多晶硅方面,硅料周度价格继续走跌,部分硅料厂计划二季度开始检修。据统计,目前计划在二季度检修的硅料产能在10万—12 万吨/年,不排除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检修序列中,后续对工业硅采购的体量将边际缩减。不过,5 月初通威保山20万吨新增产能开始投产,预计5月整体多晶硅产量相较4月变动不大。张航认为,整体来看,硅料厂对工业硅的采购预计预计难以对价格形成提振。

有机硅方面,多以消化原料库存为主,DMC价格相对偏弱。对此,张航认为,这一方面影响其对工业硅的采购心态,另一方面影响新增产能的投产进度。

铝合金方面,主流铝合金厂对工业硅仍保持刚需采购,并未出现集中囤货的现象。

出口市场(占 13%)持续处于弱势,3月工业硅出口量增加,但出口价格未见明显上涨,海外客户采购仍以刚需为主。

关于SI2412及之后合约的走势,王彦青认为,从需求端看,多晶硅、有机硅等下游行业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经济逐渐复苏,未来工业硅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给工业硅价格带来长期支撑。因此,未来工业硅期货价格有望迎来回升行情。

“与2023年类似,2024年工业硅行业亦处于‘上游高开工+下游去库+原料降价+低成本地区产能扩张’的行业逻辑中,在本应去库的枯水期社会库存迟迟未降,对应硅价仍处于上半年整体的下行周期之中。”张航认为,就二季度而言,供给端边际缩减,但考虑丰水期西南硅厂开工“韧性”,预计供给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而下游多晶硅与有机硅仍处于产能过剩的格局中,较难将自身利润让渡给上游,且下游负反馈正在逐步兑现。基于此,预计二季度工业硅库存压力将进一步显现,对应SI2412合约或更具备价格弹性。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qihuo88.net/qhzx/3226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