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下行周期中“二师兄”就此沉寂?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及消费国,猪肉价格和民生息息相关,年初1月8号上市之后,期货价格保持高位宽幅震荡,随后5-6月中旬破位下跌,一路下行。近期处于低位横盘整理,在猪周期下行周期刚启动的背景下,当下位置是下跌中继还是震荡筑底?
目前,生猪价格处于猪周期下行开始阶段、生猪现货价格小幅下跌、短期供应趋于稳定、消费和疫情之前比有所减弱、出栏活重逐渐走低,前期集中压栏导致活重较高的畸形状况得到修复、养殖利润为负,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生猪短期或震荡,中长期偏弱运行,期货盘面看生猪2109合约报收17365,收小实体阴线,下跌0.88%。
猪周期下行阶段
生猪价格的研究中,始终避免不了,对于“猪周期”研究,猪周期一般3到4年为一个完整的周期,从2006年开始经历了完整的三个周期。
2006年1月到2009年11月为第一轮,关键事件为“蓝耳病”。2009年12月到2014年1月为第二轮周期,关键事件是流行性腹泻。2014年2月-2018年5月为第三轮周期,主要事件为环保驱动的供给侧改革。
第四个周期从2018年7月份开始非洲猪瘟爆发,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下降,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困难和种猪缺乏,导致我国猪肉产能恢复较慢,供给出现比较紧缺的情况,猪肉价格不断创新高。2019年11月达到41元/千克之后,2020年以来受全球肆虐新冠疫情的影响,整体消费需求明显减弱,进入了第四周期下行的阶段,因此目前在没有特别强的基本面或者政策驱动下,短期可能不会有像样的反弹,短期还是震荡偏弱思路对待。
现货震荡下行
截至上周五,生猪主产销区商品猪出栏价,辽宁周度均价14610元/吨,周环比下跌90元,四川周度均价14750元/吨,周环比上涨130元/吨,广东地区17190元/吨,周环比上涨490元/吨,总体来看涨跌互现,总体均价小幅回落,全国猪肉平均价格再次回到15元/公斤。期货2109合约基差-2165,2109合约和2201合约价差-1260。
产能恢复良好
决定未来生猪产能的还是能繁母猪数量,年初以来能繁母猪一直维持上涨,现在增速稍微放缓,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末的102%,生猪存栏4.39亿头,相当于2017年末的99.4%,能繁母猪主要影响之后6-10个月的生猪供应,因此今年最后一季度到明年一二季度,生猪可能会有一个更加集中的供应。
另外,七月份生猪大、中、小存栏均小幅增加,据涌益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7月份,样本企业大、中、小存栏分别为1973623头、1552361头、2174161头、月环比分别增加1.35%、1.79%、3.09%。且生猪出栏均重近期持续下行,上周生猪出栏均重128.82公斤,环比下降0.48%,150kg以上生猪出栏占比10.76%。
由于疫情的原因,前期一些进口冷冻肉新冠检测有一定风险,加上生猪消费需求一般,使得库存的冷冻肉库存率一直高居不下,上周冻品库存率23.8%。据一些现货贸易商描述,生猪在冷冻库的库存至少200万吨,也就是相当于全国半个月的消费量。数量还是比较庞大的,加上猪肉供给宽松,这些冷冻肉一旦投放市场会对猪肉价格形成压制。
所以,总得来看,目前生猪供应宽松,且从能繁母猪产能情况看,预计未来2-3个季度,生猪也有集中供应预期,加上一些冷冻肉库存并未得到释放,这些因素使得生猪价格短时期取得强势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消费需求弱中有升
七月份屠宰企业开工率53.5%,环比增加4.52%,同比增加44.07%,虽然消费小幅回升,但是并没有恢复到非洲猪瘟爆发前水平,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生猪消费总得需求和之前比还是有差距。
猪肉消费在禽类消费的比重从2003年的65%到2020年的53%,替代种类多样,对于生猪需求也有一定影响。
行业利润转负
由于前期市场普遍看到生猪价格,压栏现象明显,导致今年五六月份猪肉供给过大,价格创历史新低,同时随着价格的下跌,现货价格也跌至成本下方,目前自繁自养的生猪每头亏损200元左右,外购猪仔养殖利润-1100元,但和年初的利润相比,目前亏损程度并不是很大,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盲目扩产,近期出现大幅亏损的被动局面。
综合来看,目前生猪价格处于猪周期的下行开始阶段不久、供给有增量预期、消费需求总体尚未恢复到猪瘟爆发前水平、行业利润转为负数,虽然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需求会逐渐好转,但恐上行空间有限,所以生猪短期或短期震荡,中长期偏弱运行。后市可关注新冠疫情、冷冻肉流通、非洲猪瘟等因素的影响。
■文章部分数据来源于华泰期货、中信期货、金信期货、Wind、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在机构观点,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315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