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玉米价格“难有作为”?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乔林生
“2020年7月,东北的玉米贸易商老孙以2470元/吨左右的价格采购到了15万吨玉米。由于持有强烈的看涨心理,2021年2月当地玉米价格涨至2850元/吨左右时,他还不肯松口出售,结果到了现在,当地的玉米价格只有2600元/吨左右了。”8月7日立秋这天,期货日报记者见到了一位“老粮食”,看着田地里正在旺盛地生长的绿油油的玉米,他不由地谈起大宗粮食市场的新鲜事。
“老粮食”告诉记者,虽然加上资金占用利息、仓储费与人员工资等,老孙赔不了多少钱,但“煮熟的鸭子”又飞走了多多少少让他懊悔,毕竟这波玉米上涨行情是多少粮食人翘首以待的机会。如今,国内玉米市场又进入了传统的“青黄不接”期,经过数月下滑后的玉米价格会重新“雄起”吗?
玉米价格在“青黄不接”期出现反常走势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田亚雄告诉记者,按照常年惯例,每年的7月、8月、9月份是国内玉米供应“青黄不接”的阶段。在此期间,虽然有部分南方产春玉米上市供应,但由于数量较少,几乎改变不了玉米价格出现季节性上涨态势。因此,在临储玉米政策大力实施期间,每年的这个时候均由库存临储玉米来扛起保证市场供应的大任。如今,临储玉米早已不见了踪迹,但今年国内玉米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态势。业内有关人士认为,2020年玉米价格涨幅过大、速度过快透支了市场利好,再加上今年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大量涌入、小麦进入饲料原料市场的大力挤压等,所以造成了“青黄不接”期玉米价格不温不火的局面。
据记者了解,虽然近期受河南等地洪涝灾害及多个省份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的影响,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有所反弹,但从市场供应与心理来看,这种市场态势发展下去的概率较小。首先是供应较为充足,其次是人们普遍持有看淡后市的心态,再加上新季玉米长势较好,很多手中仍握有较多玉米粮源的人较为“蒙圈”。
“进入7月以来,进口玉米及政策性库存玉米的投放量与次数有所增加,东北玉米流入关内的数量也开始增多,湖北、河南南部的早春玉米已经上市。在新陈玉米交替之际,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变为复杂起来,未来价格是涨是跌让人难以判定。”上海地区玉米期货投资者陈长顺说,在大连玉米主力合约期价跌破2550元/吨时,其所在投资公司适量建立了多头头寸,随后一度被套50元/吨,近日期价受河南等地出现洪涝灾害及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复发影响,反弹到2600元/吨以后,由于后期价格难以预期,其所在投资公司已经了结玉米多头头寸,何时再入场要看新季玉米开秤后市场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对新季玉米长势及预期产量、进口玉米及替代品成本与数量、小麦替代趋势等较为关注,持续进行中的进口玉米和各类政策性库存玉米的竞价销售,让市场看不到太大的玉米价格上涨的希望。不过,部分粮商仍坚持认为,尤其是手中还持有余粮的粮商说,国内玉米市场产需缺口是长期存在的,未来玉米价格不愁涨,只是时间还没有到而已。
新季玉米面积增、长势好,预计总产增加
8月7日立秋,河南等部分玉米主产区出现了降雨。农谚说,“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是空秋”。从节气来看,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立秋意味着农民辛苦耕种的农作物将迎来丰收。
据记者观察,当前国内秋季作物正处在生长旺季,也正处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雨水的滋润非常利于农作物生长。针对玉米来说,近期出现的降雨整体有利于单产与总产量的提高。
7月下旬,记者在新疆调研棉花与红枣时发现,除了棉花以外,在南北疆长时间的穿梭中,最常见的农作物就是玉米。据当地部分农民介绍,受种植效益提高及人力投入较少等刺激,新疆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今年增幅明显,阿克苏等地农民甚至改棉田、枣园为玉米田。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粮食收购商老柴表示,今年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最大的变化就是玉米、大豆面积增长较多。从当前的长势来看,除了一些地区较为干旱以外,大部分玉米长势良好,预计在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玉米产量较为乐观。
“往年的8月份,在山东、河北广阔的田野里,最常见的农作物是棉花,此时棉农会顶着烈日为棉花打顶、喷药。”河北省柏乡县粮食贸易商王建华告诉记者,如今在山东、河北的农田里跑半天也难见到一块棉花田,到处生长着的是绿油油的玉米。
河南省滑县粮食收购商齐凯说,今年夏季河南的降雨天气特别多,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有关机构公布的农作物绝产面积就有数百万亩。不过,从今年河南玉米种植面积及长势分析,河南玉米丰产及总产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是大概率事件。究其原因,一是玉米是喜水喜高温的作物,充沛的降雨改善了大部分地区的玉米生长环境,让往年经常出现的干旱灾害消失了。二是河南南部等地春玉米和麦茬玉米面积双双扩大,为总产提高奠定了基础。
综合记者所掌握的资料分析,我国新季玉米面积增长不少,加上当前玉米长势较好,预计有较多地区的玉米单产、总产有望显著提高。
储备玉米拍卖、进口玉米对市场影响加大
我国海关8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我国粮食进口量为9917.5万吨,去年同期进口量为7230.2万吨,同比增长37.2%。其中,大豆进口量占到粮食进口总量的58%,玉米进口量预计占到进口总量的18%左右。另据了解,7月我国进口大豆量为867.4万吨,1—7月我国进口大豆量为5762.7万吨,同比增加4.5%。7月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82.6万吨,1—7月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661.9万吨。
从上述数据来看,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增长幅度较大,如果再考虑到同期进口的大麦、高粱、木薯粉数量等也增幅明显,以及保税区内数量较大的玉米粉碎厂的开工等,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对国产玉米的冲击越来越大。
市场人士认为,当前我国粮油原料及成品进口的国别越来越多元化,进口渠道及方式更是灵活多变。在玉米供应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市场对国内外玉米资源的利用会越来越优化,国内产不足需的格局虽然会长期存在,但并不再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
另据记者了解,近期受中储粮集团及其下属分公司等委托,进口玉米与政策性库存玉米的竞价销售活动较多,从成交率及成交均价等分析,足够多的储备与进口玉米基本可以填补国产玉米供应的空档期,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价格运行趋于平稳。
需求是未来决定玉米价格走向的关键因素
田亚雄认为,在新增供应渠道、数量及发展态势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未来决定玉米涨跌趋向的关键将集中在需求端。与此同时,从国产玉米生产成本来看,地租、化肥等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会对价格形成较强支撑。据了解,在很多地区,今年的地租涨幅较大,平均上调300元/亩以上。农资如化肥费用的涨幅也比较大,一些地区尿素的价格上涨了一倍还要多。部分专业人士认为,种植成本高企会为玉米新季价格带来支撑,估计潮粮收购价格会在0.85元/斤左右。
从当前玉米深加工业的情况分析,开机率与产品销售较为稳定,部分企业处在季节性停机检修期,很多深加工企业对新季玉米的收购计划正在制订中,一种倾向是如果新玉米价格高开且上行,那么开秤就将库存填满;一种倾向是如果新玉米上市后价格处在预期水平,那么就逐步建库并备满1—2个月的周转库存。
从饲料企业当前的生存态势分析,由于生猪养殖业等已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饲料企业采购玉米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政策性库存稻谷与小麦的大量低价定向销信会遏制这种热情,重要的是随着猪肉等肉类价格下行至历史低价区,养殖业对高价饲料及玉米原料的承接力下降,饲料企业和养殖主体调整替代谷物的添加比例势在必行,会降低饲料用玉米的需求。田亚雄认为,年底前市场还需求十分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如果疫情仍继续蔓延,那么物流运输的受限将改变部分深加工与饲料企业的备货节奏。
从国际玉米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市场对天气的炒作仍在持续,但降雨的出现改善了之前对干旱造成的单产下降的预测,市场也在逐渐下调价格预期。不过,巴西玉米受到干旱的不利影响已成定局。另外,未来国际市场玉米乙醇的需求是增加的。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305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