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今年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八年提及“保险+期货”,也是大商所通过“保险+期货”服务三农的第九年,这一特色金融支农模式在保障农户稳收增收、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
项目规模效应凸显财政支持比例创新高
作为“保险+期货”模式在我国的首倡者,大商所在2022年高度重视党中央关于“保险+期货”、大豆扩种、生猪保供稳价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保险+期货”项目帮助农户安心种植、养殖。在项目设置上更为系统化,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设立品种专项项目,以“一个额度分档、两个品种聚焦、三个地区专项”为思路设立6大项目板块,提升保费自筹比例要求,引导项目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从全年项目开展情况来看,各方参与踊跃,市场反响良好,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大商所全年引导64家期货公司联合保险公司共开展362个项目,包括11个大豆振兴专项、19个生猪专项、23个地区专项和309个养殖分散项目,实现总理赔约3.5亿元,覆盖农户15.7万户、现货197万吨。
其中,大豆振兴专项项目方面,大商所投入近3000万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7个省开展了11个“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覆盖种植面积161万亩,赔付达2900余万元,通过价格、产量两端提供保障,为50家合作社和8.6万余户农户扩种增信心、添底气。在安徽、黑龙江、辽宁、山东局部地区减产的情况下,豆农在“保险+期货”的保障下实现了每亩600-1000元的预期收入。
生猪专项项目方面,大商所投入1.23亿元,开展19个生猪专项项目,涉及现货量370万头,赔付1.76亿元,农户自缴赔付率268%,也就是说,养殖户每投入100元的保费,即可获得268元的赔付。
地区专项项目方面,大商所投入1700万元,在大连、新疆、西藏开展23个大豆、生猪、饲料品种的种植和养殖类项目,赔付超917万元。
养殖分散项目方面,大商所投入9900万元,在全国20余个省区开展309个生猪、鸡蛋、饲料品种的养殖类项目,赔付超1.3亿元,有效了满足了更广大区域农户相对灵活的风险管理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推广和完善,“保险+期货”项目的保费来源已逐步实现向“多方共担”的升级,各界认可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对“保险+期货”项目开展给予的关注和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例如,2022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2022年广西“保险+期货”项目试点方案》,这是广西首次在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保险+期货”项目;2022年,江苏省财政下达专项补贴资金1500万元,支持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户参加生猪“保险+期货”。
纵观2022年大商所“保险+期货”项目的保费构成,财政补贴为2.72亿元,占比38%,为历年最高,而交易所补贴为2.68亿元,占比37.5%,为历年最低。在2022年的11个大豆振兴项目中,除交易所支持资金外,各级财政以及农户等共缴纳了超70%的保费,其中财政资金支持比例更是首次突破50%。
踏实放心助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项目效果好不好,农户最有话语权。
2021年,在从期货公司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保险+期货”后,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大胆尝试了这一模式,尝试之后,他竖起了大拇指,表示“保险+期货”让他觉得“踏实”“放心”。去年,他继续参加了大豆“保险+期货”项目,积极为600亩大豆进行了投保,自己缴纳了6000元的保费,最终获得了12000元的理赔。
在首批参保获得了64.5万元的理赔金后,辽宁省海城市生猪养殖户徐永杰又为5500头生猪买了“保险+期货”。“一般情况下,春节前两个月左右生猪价格都会上涨,没想到今年节前猪价却下跌了。这真是‘知心、稳心、暖心、强心’的好政策!”徐永杰高兴地说,有了“保险+期货”,损失得到弥补,养猪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推广应用新模式,关键是农民观念要转变,而让农民转变观念其实也简单,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并打心底里乐意接受。事实上,随着“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和推广,农户对于“保险+期货”的看法和观念的确在悄然转变。从“试试看”到主动投保,从“不理解”到如数家珍,越来越多农户亲眼看到金融工具的好处。
浙商期货产业研究所业务主管孟杜豪已连续5年从事“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和项目执行工作,他表示:“刚开始推行该模式的时候,农户对期货工具认知很少,又带有天然的抵触心理,而随着模式成效的逐渐展现,农户对‘保险+期货’有了兴趣和信心,会主动向保险公司进行咨询和投保。以山东武城县为例,我们在当地连续做了三年的玉米收入险项目,项目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越来越深,目前有不少武城县当地的合作社、涉农企业有开立期货账户的想法,平时也会主动向我们咨询玉米、大豆等价格行情,农户的风险管理意识大大增强,这都是‘保险+期货’带来的切实效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期货+N”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涌现。在浙江衢州市,永安资本与参与“保险+期货”的3户养殖户签订500头生猪现货远期收购合同,并通过“含权贸易”的方式在合同中嵌入场外期权,提前帮农户解决了销路问题,也帮助下游生产企业获得了稳定的货源,锁定了采购成本;在辽宁海城市,银河期货、大有期货、建信期货、永安期货、南华期货共同参与的生猪项目引入了AI物体识别技术,通过物联网智能硬件获取生猪养殖圈栏内的实时养殖影像数据,并采用目标识别等算法对生猪数量进行精准识别;在辽宁普兰店,邮储银行普兰店支行为有资金需求的参保农户提供了10余万元的惠农贷款。
“保险+期货”这一中国特色的期货支农支小模式,是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期货市场来办,把农产品价格变化的风险交给期货市场进行市场化管理,把中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起来。
“高赔付并不是衡量项目效果的唯一指标,更不是‘保险+期货’模式的最终目的。‘保险’归根结底来说是一种对风险或预期收入的‘保障’,我们更希望看到在这一模式的‘呵护’和‘托底’之下,农户可以更从容、自信、安心地应对价格、产量的变化,可以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可以有稳定的收入预期,保障种养积极性,为产业振兴提供动能,有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时代、好政策从多渠道富裕农民、扶持农民、激励农民,让更多新农民挑上了“金扁担”。大商所也正用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夯得更加坚实。下一步,大商所将深入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项目设置上充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服务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积极响应农户、期货公司等参与主体的呼声,不断优化“保险+期货”。在种植项目上,撬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形成综合效应,探索解决农户备耕期融资难、销售期售粮难的问题,全产业链保障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养殖项目上,进一步提供便于农户理解的标准化产品,满足农户随时投保的需要,促进“保险+期货”长效可持续发展。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2327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