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经济日报 2023年开市,大宗商品全线走强,原油和能化板块出现了“开门红”。其中,原油主力合约2302上涨2.59%。作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的价格曲线,牵动着大宗商品市场的脉搏。回望2022年,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成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展望2023年,商品期货市…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经济日报
2023年开市,大宗商品全线走强,原油和能化板块出现了“开门红”。其中,原油主力合约2302上涨2.59%。作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的价格曲线,牵动着大宗商品市场的脉搏。回望2022年,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成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展望2023年,商品期货市场变数依旧较多,但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期市将加速品种工具创新扩容,“中国价格”影响力将越来越显著。
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2022年的大宗商品市场,跌宕起伏。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一度推涨原油期货上涨63%。能源危机下的全球商品供应链再次受挫,3月份,“伦镍”两个交易日里大涨240%,受此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沪镍在两个月内涨幅超过73%。此外,PTA、豆粕都出现一波上涨,短期最大涨幅分别为49%和36%。美联储激进加息引发金融市场巨震,弥漫于商品市场的衰退氛围不断发酵,铜、螺纹钢跌幅均在30%以上……
总体看,2022年大宗商品多数呈现冲高回落走势,全年收跌品种数量多于收涨品种。涨幅前三位的品种依次是沪镍(52.6%)、铁矿石(26.9%)、纯碱(25.5%);跌幅前三位的品种依次是棉花(-31.2%)、沪锡(-28.4%)、红枣(-28.1%)。来自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2月我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7.68亿手,累计成交额为534.9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93%和7.96%。
另外,我国期货行业市场环境持续优化,规模体量和影响力快速上升。自2010年以来,我国商品期货交易量已连续12年居全球首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我国期货市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除了推出中国特色期货品种外,还构建了中国特色监管制度,创新了中国特色业务模式。
2022年,期货和衍生品法表决通过并正式实施,为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法治基础;中证1000指数期货和期权、大豆系列期权、菜籽油期权、花生期权、工业硅期货和期权、螺纹钢期权、白银期权等新品种新工具相继挂牌上市,拓宽了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期货和期权特定品种对外开放范围持续扩大,境外投资者踊跃参与……截至2022年底,我国上市期货、期权品种已经达到110个,主要产品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
从市场环境看,期市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开放路径不断拓宽。自2013年我国期货市场首次推出夜盘交易以来,目前大部分品种已开展连续交易,可以及时全面反映全球市场变化,为境外交易者参与奠定基础。目前已有17个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菜籽油期货等作为特定品种,也已经在路上,对外开放的品种家族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保税交割业务不断拓展,QFII和RQFII参与境内期货、期权交易的政策措施已经落地。在单一品种上,境外交易者2022年以来成交量占比最高达27.35%,日均持仓量占比最高达34.37%,境外客户日益成为交易和竞价的重要力量。
在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国家鼓励利用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的指引下,2022年底,A股上市公司期货和衍生品信披规则迎来修订,促进实体经济的“领头羊”——上市公司更加规范更加成熟地使用期货工具,推动上市公司套保业务发展。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卫锋表示,2022年已有1130家实体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套保相关公告,从历史累计值看,中小型企业占比达20.19%,创历史新高。
大宗商品调整修复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是交易“不确定性”的市场,是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也显著体现国际化、市场化特征。
展望2023年,中金公司认为,海外“大胀后有大滞”,2023年美国衰退压力可能逐步加大;随着中国防疫政策优化和“稳增长”继续发力,充分发挥内需市场潜力大、改革空间足的优势,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率先复苏。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商品市场方面,预计美国在2023年将面临“通胀依旧高企、衰退风险加大、美元指数冲顶”的复杂宏观环境,黄金配置价值将显现;原油由于供给端增量不足,在偏紧的供需关系作用下,价格将保持震荡。
“欧美经济衰退对于大宗商品消费会形成较为明显的冲击。不过,2023年中国与欧美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中,考虑到中国制造业和大宗消费的体量,中国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会抵消西方国家消费衰减。如果不考虑全球出现系统性风险,中西此消彼长的经济差异会带来商品的波动和分化,受中国消费影响较大和中国定价权重较大的商品值得关注。”新湖期货副总经理表示。
“受新冠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通胀高企、能源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因素作用,2022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展望2023年,全球通胀会有所回落,大宗商品市场或将处于不断调整修复过程当中。”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
期货品种创新提速
2023年,期货市场发展前景向好,期货品种工具创新步伐有望提速,期货品种再扩容成为业内人士的共同期待。
期市服务实体经济将继续成为主流。各家期货交易所将紧扣国家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需要,继续推出各类期货、期权产品,逐渐提高期货产品的覆盖面和已上市期货品种的期权覆盖率,不断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体系,以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比如,航运衍生品或补空白。”胡俞越说。
金瑞期货总经理侯心强认为,广州期货交易所公布的16个拟上市品种中,像碳酸锂期货和碳期货等绿色金融衍生品有望成为2023年市场的热点。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急需金融市场帮助实体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2022年10月,各期货交易所出台了QFII、RQFII投资范围扩大到商品期货的细则,经过几个月的沉淀,预计2023年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海外投资者参与国内期货市场的程度将进一步增加。”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表示。“引入外资期货公司在我国境内展业,同时优秀期货公司在境外进行相应布局,增强期货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提升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胡俞越表示。
虽然2022年期货市场整体成交量有一定下滑,但金融衍生品成为其中一抹亮色。国信期货总经理黄巍认为,金融期货逐步松绑的趋势已经明确,2023年金融期货可能会“王者归来”。大型金融机构进入衍生品市场的大门将逐步开启。2023年有望出台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细则,这有助于继续做大做强期货市场。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2157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