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安研究丨产业面良好,关注棉价低位支撑
来源:永安期货
摘要:
棉价近期震荡运行,但呈现低点抬升和波动区间收窄之势。市场大多数人均认同目前震荡走势,和目前产业面对应当下价格,缺乏分歧和矛盾相契合。少量分歧产生在震荡后方向选择上,而这和宏观面影响更相关。
棉花基本面上,新年度供需面仍偏向于支撑价格。同比数据上,全球棉花产量和消费同比双增,库存同比下降。环比变动上,6月数据环比5月数据的变化是产量下调而消费上调,延续了供需面向好的趋势。美棉自身,面临的是极低的库销比预期16.76%,不过后续产量调整和中美贸易沟通进展都是关键,尤其是实际签约出口。国内方面,进口和工商业库存数量均较高,但库存同比增量减少。继续关注减产和新季收购影响。其他主产国如巴西、印度有减产预期,但是印度的最终面积需等待种植的最终结果。
消费方面,国内消费需求仍持续复苏,但同比增速出现明显下降,这和去年同期基数走高有关,但也体现了国内复苏性增量的驱动在减弱。国内出口也是有增加趋势,但增速也现回落。国外终端零售看,美国数据依然是最好的,同比去年和与2019年比较都有增长,但欧日的需求仍偏一般。此外,仅就美国进口数据而言,从我国进口的比例是呈下降趋势的。回到我国中下游库存开工情况,利润和开工率偏高是目前产业良性的主要体现,这背后有产能扩张的加持作用。但库存影响已渐偏中性。
此外,其他一些点可能会影响价格运行节奏或幅度,需跟踪变量。基金净多最近减持后企稳,仍在偏高位,而12月合约的ON-CALL在高位水平。国内近期持仓减少明显,仓单也在下降。比价方面,棉纤维和非棉纤维价差处于高位,棉花和其他粮食作为比价则低位回升。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当下的棉花产业面偏良性,下跌支撑大于上涨压力。但是宏观面影响值得重视,所以棉花目前作为多配为最佳。后期需关注宏观、时间(9、10月前的时间存天气、消费旺季、新棉抢购等预期或炒作潜能)、棉价涨高之后的压力,三因素的叠加影响,以应对更长周期的操作。
一
美棉近两个月以来震荡运行,4月底5月初,主力合约的价位在91/90美分/磅位置,是上一波自4月初开始的反弹的高位。之后下跌,5月20日前后跌至此轮下跌的低位81/82美分/磅位置。此后至6月11日又是上涨波段,涨至88美分/磅位置。目前下跌至85美分/磅处。基本是围绕60日均线做磁波运动。在此期间,主力合约经历了7月和12月的换月,且远月逐渐由贴水转为微升水。
郑棉近两个月走势与美棉类似,但波动相对更小。两次上涨波段的高点分别是5月12号的16300元/吨和6月11号的16100元/吨。低点是5月27号的15300和最近所至的15400。
二
对于价格行情走势,少量的分歧产生在震荡后方向的选择上。有人认为棉价未来还有上行可能,需求、天气、或者宏观都可能是驱动。需求上看,疫情之后的复苏进入分化阶段,但还没到转折的时候,尤其伴随出行的放开(原油涨价算是佐证),甚至未来国际出行的放开,需求还有值得期待的点。天气方面,最近确实出现了缓和,但是价格基本也挤掉了天气升水,因此在9月份天气市真正结束前,天气的扰动始终存在,且面积调减的影响也没有完全体现。而宏观上,流动性的收紧和通胀的消散都不是短时间会完成的,在真正拐点到来之前,商品调整后还有继续上行的可能。当然也有人认为棉价很难再有新高,大方向是往下看的。原因是最好的宏观面和产业面已经结束了,未来会趋势性转弱。宏观上而言,流动性不可能更宽裕,美联储在最新会议上提到加息已经是信号。且商品通胀在需求端无法传导已经是事实。产业面上,随着不良天气的缓和,供应端已缺乏有效题材。反观需求,usda目前已经将消费预期基本打满,也很难再出现更好的数据。但总归而言,其实分歧的焦点是偏宏观面,但目前在宏观上,商品是否已经见顶却存在较大分歧。
三
1、全球棉花供需:新年度产量和消费同比双增,库存同比下降。
最新数据来自USDA6月供需报告: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总产2465.9万吨,较上月调增3.3万吨;全球消费量2569.9万吨,调增13.6万吨;全球期末库存2025.9万吨,微减2.5万吨。
2021/22年度,全球棉花总产预期2588.1万吨,较上月调减12.4万吨,减幅0.5%,同比增122.14万吨,增幅4.95%;全球消费量预期2667.9万吨,环比增加23.1万吨,增幅0.9%,同比增98.19万吨,增幅3.85%;全球期末库存1944.3万吨,环比减少36.8万吨,减幅1.9%,同比减少81.65万吨,减幅4.03%;库销比72.87%,环比减少2.03个百分点,同比减少5.96个百分点。
整体而言,供需格局依然是向好的,但高库销比也削弱了趋势上涨可能。对价格的影响偏中性。需进一步关注后期变量。
2、美国低库存的既成事实以及新棉销售进度偏低,关注后续产量调整和中美贸易沟通进展。
2021/22年度美国棉花产量预期370.1万吨,较上月预估不变,同比增52万吨,增幅16.36%;出口预期322.2万吨,较上月调增2.1万吨,增幅0.7%,同比减34.84万吨,减幅9.76%;期末库存预期63.1万吨,较上月调减4.4万吨,减幅6.5%,同比减5.44万吨,减幅8%。库销比16.76%,较上个月调减1.26个百分点,同比调减0.08个百分点。
美国库销比目前已是极低的库销比水平。随着干旱天气的缓和,美棉种植及生长进度逐渐追赶上来,天气升水逐渐消散。但产量后期仍会受面积、弃耕两面影响,前者有减产预期,后者存下调概率,且仍处于天气市时间窗口,仍需重点关注可能的变量驱动。同时美棉的焦点仍在于出口。在极低库销比情况下,美棉价格和库销比并不匹配的原因是新棉的销售进度慢于往年。相比较而言,2020/21年度的销售装运截至目前进展都不错。如果中美经贸协议谈判完成,我国继续购买美棉,那么美棉的新棉销售能增加,同时USDA的美棉供需数据里面,出口项也就有了调增的空间,一定时间段或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去抵消产量增加带来的影响。
3、国内方面,进口和工商业库存数量均较高,但库存同比增量减少。继续关注减产和新季收购影响。
国内增产,进口增量,导致工商业库存处于高位水平,整体表现为供应充裕。不过在消费带动下,目前工商业库存的同比增量较前期有所收窄。产量方面,2020/21年的最终产量是633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79万吨,同比增加12%。进口方面,截至5月份,2020/21年度以来(2020.9-2021.5)累计进口棉花234万吨,同比增加93%。工商业库存目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截至5月底的数据为444万吨,同比去年仅降1.3万吨,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但1月底时,工商业库存合计数量同比去年高了44.57万吨。目前压力已有所缓解。
由于面积有所下降(控水和粮食价格较高的影响)和播种期不良天气较多,新疆2021/22年度预计减产。综合各方调研所得,以及目前棉花生长情况,预计新疆植棉面积下降3%,再加上单产影响,最终产量或在530万吨(棉花信息网6月份调研预估数据为513万吨),全国产量预计580万吨,同比减53万吨。当然了,最终产量仍取决于关键生长期的天气情况,以及补种地块在生长期缩短情况下是否遭遇早霜影响等。此外,由于新疆轧花产能过剩,以及新年度植棉成本上升影响,新季棉花收购时,成本预期仍会较高,这是未来影响棉价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目前支持市场阶段看涨棉价的因素。
4、其他主产国
1)印度:2020/21印度库存将下降:印度棉花协会发布5月月报,国内消费预期总量调增17万吨,至552.5万吨(环比减少5%);总产减至605.2万吨;出口预期增加至122.4万吨;进口调减至17万吨。从各项数据来看,截至5月31日,本年度棉花上市量578万吨;装运量98.6万吨;进口14万吨。基于上述调整,预计到2021年9月30日结转量将减少37.4万吨,至159.8万吨。
2021/22年度减产与否还需要事实的进一步确认:印度北部棉区存在植棉面积减少的预期,种植进度也同比略显滞后。但是由于季风雨正常(从印度整体情况来看,6月份累计降雨量已超出正常水平在37%左右,其中各邦降雨量均偏多),中部、南部大范围种植还没展开,因此还需进一步跟踪面积情况。
印度棉价走高,支撑了国际棉价:印度棉价逐步走高,有商家逢低增库存的原因,也有上市量受疫情影响下降后使得供应端阶段性减少的原因。但是也有前期超卖和消费好的原因,且CCI库存不断降低是事实,支撑了印度棉价,从而也托起了国际棉价的底部。
2)巴西:巴西产量调减: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发布第9次棉花产量月度预测。2020/21年度巴西棉花总产预期234.2万吨,较前一次预测减少10万吨。产量下降是面积减少和单产下降共同的作用。
5、消费相关数据
1)国内终端消费情况:2021年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12.4%,相比19年5月增长9.1%,其中21年5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12.3%,相比19年5月增长8.2%,即使剔除20年低基数影响,消费需求仍持续复苏。但零售数据累计同比数值看,无论是零售还是网络销销售,增速都出现明显下降,这个与去年疫情导致的消费节奏有关,因为去年5月国内消费尤其网上消费已明显复苏。不过这也体现了国内复苏性增量的驱动在减弱。
2)国内纺服出口情况:2021年5月我国纺服出口总额243.2亿美元、同减17.7%,是首次减少。其中纺织品出口121.2亿美元,同比减少41.29%,但较2019年5月(疫情前同期)出口仍增长4.1%。服装出口122.0亿美元,同比增长36.96%,较上月出口增速下降28.1个百分点。相较于疫情前同期(2019年5月)出口基本持平。
今年1-5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126.9亿美元,同比减9.98%,较2019年1-5月(疫情前同期水平)出口额增长13.2%。其中,纺织品出口5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服装出,5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出口方面也是出现类似特点,依然是有增加趋势,但增速回落。同时同比看,服装好于纺织,也是缘于疫情之后,纺织的需求最先大增,导致去年同期基数更大。
3)国外需求:5月份,美国服装及服装配饰店的零售数据同比数据大幅增加199%,和2019年相比是增加14%。今年前五个月,美国服装零售同比增加81.28%,同比2019年增加5.45%。同比去年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去年疫情影响下的3-5月份零售数据骤降导致基数极低。但是和2019年仍然有增量出现说明了美国零售形势较好。
日本及欧元区的数据则一般,仍低于疫情前水平。日本衣服零售销售额来看,最新4月份数据同比增幅是166%,但和2019年比,降幅30%。今年前4个月,累计数值同比增4%,而同比2019年数值的降幅为29%。欧元区19国纺织、服装、皮革类专门性商店:零售销售指数看,也是类似状态,且比日本数据还偏弱一些。
4)美国棉制品进口数据:今年前4个月,美国棉制品进口同比分别增3.0%、7.6%、41.6%和58.8%。从中国进口棉制品同比分别增1.0%、27.6%、158.3%和52.4%。如果和2019年比,1-4月美国棉制品进口增减幅分别是-6.3%、-0.6%、25%和10%。从中国进口棉制品增减幅分别是-29.7%、-23.0%、38.7%和-17.0%。如果看中国棉制品占比,1-4月份美国自中国进口棉制品的占比分别为25.2%、24.8%、22.6%和19.8%,和去年相比分别是减0.5个百分点、增3.9个百分点、增10.2个百分点以及减8.4个百分点。而如果和2019年比,则是减8.37百分点、减7.25个百分点、增2.23和百分点和减6.46个百分点。美国进口3、4月份是恢复的状态,且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而从我国进口则只有3月份数据是较2019年增加的,且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占比整体依然是呈现下降趋势。进口比例增加的是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
5)中下游库存开机情况:纺纱企业端,其棉花库存短期有所回落,但处于高位,影响其采购棉花依然是逢低采的节奏。纺纱厂的开工依然维持高位,且有高利润和订单在支撑,是维持目前国内棉花消费良性的主要支撑。纱厂的棉纱库存低位上升,和棉纱贸易商环节库存又累至高位有关,如果趋势延续,将代表压力从下游开始上移,但如果延续今年的低位波动,则依然是表现为利多棉价。
织布厂的棉纱库存再次走高后回落中,和终端的淡季特征符合。其开工依然不高,不过有逆季节微升的趋势,而坯布库存依然在累积中。坯布利润端暂时止住回落势头,和历史比较看,利润也还尚可。
库存方面,原料库存大于产成品库存,棉纱社会库存积累到偏高水平。和之前低产成品库存相比,目前库存回到中性水平。
整体而言,目前纱好于坯布。利润和开工是目前维持产业良性的基础,但是其主要作用也是在价格跌了之后产生反弹作用,却缺乏驱动价格趋势上涨的能力。棉价的进一步上涨还需要需求的阶段性爆发,带来新一轮去库补库动能。
6、其他
1)CFTC持仓:CFTC持仓数据显示,基金净多高位回落,不过短期企稳,且仍处于偏高水平。据CFTC(美国商品交易管理委员会)最新公布的基金持仓报告,截至6月15日,ICE棉花期货市场非商业性期货加期权持仓净多单64276张,较前一周增加2093张;仅期货非商业性持仓净多单65704张,减少375张;商品指数基金净多单78981,增加1410张。
2)ON-CALL:目前12月合约上的ON-CALL数量偏高。
3)国内仓单和持仓:国内郑棉处于减仓缩量状态。郑棉总持仓已从最高时期的近80万手(单边)减到现在不足60万手,不过仍属于偏高的持仓量,其中09合约40万余手。而仓单(含预报)数量在18000多张,对应棉花数量70万余吨。
4)比价:棉花和非棉纤维价差目前都在高位水平。虽然棉花和非棉纤维的消费偏好和价差关系不是很大,但是不可否认,在非棉纤维性能和品质不断上升的今天,高价差仍在边际上对棉花消费及价格有一定压力。这种压力在消费和产业上升期体现不出来,但是一旦消费预期开始转向,产业开始下行,边际影响还是会体现的。
棉粮比价曾一度到底极低水平,不过这种利多影响最直接是体现到21/22年度的面积变化上。之后由于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单向调整粮食价格来调整价差,因此对棉价的影响也更多是体现到其抗跌性上。
5)政策:政策端主要关注国内抛储、收储、配额发放等影响。政策影响需因时而异,更多偏节奏性,如抛储,虽然是增加了阶段供应,但是由于量有限,且性价比高受市场欢迎,利空影响有限,甚至可作为利空落地来看。国外政策主要是印度,其MSP再度上调。2021/22年度,印度中等纤维长度棉花的MSP为5726卢比/公担,涨幅3.8%,长纤维棉花的MSP为6025卢比/公担,涨幅3.4%。印度棉价一般会认为是国际棉价的低位支撑,MSP一旦提升,无疑是提升了低位支撑,不过这还需结合CCI的收抛储节奏而看。
四
棉价仍未走出震荡行情,但波动幅度在逐步收窄,或面临方向的选择。就短期而言,产业面下跌支撑大于上涨压力。
首先,年度供需数据看,21/22年度的库销比到目前都是在往下降趋势去调整。环比变动上,在新棉下市前也是偏利多的。美棉方面,供应端利多有所减弱(干旱天气改善),但是面积会被调减、天气市窗口仍在(在逐渐打掉天气升水后,后期价格对不良天气的容忍度降低,一旦在新棉收获前有不良天气出现仍会驱动价格向上)、产量调增后也不乏被出口需求调高所对冲的可能;其次,从国内看,新棉减产已是事实,但是由于去年是高单产高产量的一年,因此对今年的减产程度,市场并未完全交易。但是同样的,国内供应端,对后期不良天气的容忍度也偏低。最重要的,由于产能过剩问题、收购期缩短、农民成本增加且对高棉价有预期等因素的存在,新棉一开始的高收购价基本是共识。该因素在棉价目前已经高于去年2000元/吨之后,或许不会像去年利涨程度那么强,但是加剧了低位支撑是事实;再者,从其他主产国方面,巴西的减种减产以及预售偏好,印度减产预期等也是在支撑棉价一方;另外需求端,除中美外,需求并未完全恢复,与疫情后的出行也还未完全放开,经济也还未完全恢复有关。也就是说,需求总量或在赶顶,还未到顶。而越南、印度等地开工、出口等良好,但同时原料库存并不高。而贸易环节,中国的购买是关键。但由于涉及到经贸谈判等国际关系,因此新棉的采购慢于往年,这在数据上表现为现实的利空和预期中的利多(因为重新谈好协议并进行采购是大概率)。最后,还有产能扩张方面,有相关信息表明,中下游有一定产能扩张,目前市场也反馈纺机和织机的销售及订单非常好。综合而言,我们倾向于认为产业正向反馈还没有结束。对价格的影响表现为短期的区间低位支撑和潜在向上突破区间可能。
当然了,我们一直强调,宏观是去年以来影响商品价格的关键主角之一,甚至说,无法离开宏观环境及宏观因素去看待单一商品价格。但宏观恰恰是很难去分析的,且当下的宏观上也恰好面临着较大分歧。有人以中国需求见顶和流动性不可能更宽松为依据,认为商品整体趋势性已见顶,棉价不可能逆商品趋势而上行。也有人认为流动性收紧和通胀的拐头都不可能是当下短期可完成,且需求来看,原油上涨恰好说明经济及消费复苏仍在路上,商品在中期调整后,不乏再度走一波尾巴上涨且见新高的可能。棉花在自身产业面不差的情况下,有突破区间进而上涨的较大概率。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在宏观走向没有转势以前(加息仍作为预期存在的当下,商品指数走势仍未改上行趋势),尤其9、10月份以前,棉花仍以低多交易为主,当然了,以其作为多配品种为最佳。这期间的下跌调整,可视为买入机会。而一旦商品整体转势,棉花的大方向也需要随之调整,因为其并不具备过硬的基本面,也已经埋下了一些长远看偏利空的隐患。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203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