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遭全面整治

期货资讯 2021-11-18 21:54

【导读】原标题: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遭全面整治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1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虚拟货币“挖矿”治理方面的工作,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强调,需要明确的是,虚拟货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不是真正的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今年9月,中国官方已明…

原标题: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遭全面整治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1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虚拟货币“挖矿”治理方面的工作,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强调,需要明确的是,虚拟货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不是真正的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今年9月,中国官方已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其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由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因此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存在极其严重的危害。

孟玮指出,虚拟货币“挖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不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再加上虚拟货币生产、交易环节衍生的风险越发突出,其盲目无序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带来严重不利影响。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对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明确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增补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淘汰类”目录,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孟玮透露,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以产业式集中式“挖矿”、国有单位涉及“挖矿”和比特币“挖矿”为重点开展全面整治。对执行居民电价的单位,若发现参与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研究对其加征惩罚性电价,形成持续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高压态势。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了虚拟货币“挖矿”治理专题视频会议,通报虚拟货币“挖矿”监测和整治情况,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要求各省区市对本地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进行清理整治,严查严处国有单位机房涉及的“挖矿”活动。此外,在介绍扎实推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工作上,孟玮表示,将持续做好虚拟货币“挖矿”全链条治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严防“死灰复燃”。

早些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以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便强调,虚拟货币不是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资、使用这类虚拟货币需谨慎,一旦发生纠纷极有可能得不到法律保护。此后数年,监管层针对“币圈”的清理整顿从未放松,众多虚拟货币纷纷外逃,“挖矿”活动也是频繁更换地点。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这次国家发改委的表态再一次给虚拟货币定性,直接判其“死刑”。

近年来,监管层的一系列举措已经传递了十分明确的信号:虚拟货币在中国没有生存的土壤,在中国境内所有与虚拟货币有关的活动都将被列为非法金融活动,将全面取缔或关闭。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人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那些企图在中国境内从事虚拟货币炒作的机构或平台要马上收场。

目前,虽然“币圈”和“矿圈”全面出局已成定局,但市场乱象仍屡禁不止,一时半会恐难完全消除。期货日报记者通过搜索引擎发现,类似币安在内的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仍在正常运转,网络上仍有不少投机者咨询交流“挖矿”行为。

随着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对虚拟货币的剂剂“猛药”,将使虚拟货币在中国境内彻底失去生存环境。上述行业人士认为,现存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挖矿”活动的命运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迟早会走向灭亡,现在无论怎么给自己贴标签都是不可能持续,应及时停止这类违法活动。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535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