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市迎来“开门红” 后市上涨仍“乏力”

期货资讯 2023-02-08 16:22

【导读】麦市迎来“开门红” 后市上涨仍“乏力”,春节长假过后,国内小麦现货市场购销正在恢复之中………

按照惯例,元宵节后麦市交易将恢复正常,市场购销将逐步活跃。市场预计,随着各级储备轮出和政策拍卖稳定投放,阶段供需相对宽松。后期麦价虽有望维持高位,但上涨动力不足,不排除下滑风险。

春节长假过后,国内小麦现货市场购销正在恢复之中。一些面粉厂家虽陆续开工生产,但以消化节前库存为主。部分企业库存不足,小幅提价吸引粮源,市场价格稳中有涨,节后小麦市场迎来“开门红”。监测显示,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国标二等普麦进厂价3210~3260元/吨,部分地区较节前上涨10~30元/吨,高于上年同期300~400元/吨。

节后麦价稳中暂显强势

据市场反映,节后随着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市场小麦收购意愿有所改善。而由于春节假期刚结束,基层粮食供应主体售粮意愿不强,贸易商受限于高收购成本,暂持观望态度,市场原粮供应不足,节后主产区小麦价格稳中暂显强势。

当前,河北邢台制粉企业新普麦收购价为1.61~1.63元/斤,山东菏泽1.60~1.63元/斤,河南新乡1.603~1.61元/斤,江苏泰州1.605~1.615元/斤,安徽亳州1.59~1.605元/斤,主产区部分地区较节前上涨0.005~0.015元/斤。

据市场分析,春节假期过后,粉企开机增多带动小麦市场需求回升,而基层供给仍未完全恢复,从而限制市场供给,供需错配使得节后小麦价格稳中小幅偏强。随着市场购销恢复正常,市场粮源流通增加,加之各级储备小麦轮换积极、政策小麦拍卖投入持续,在供应宽松的预期下,后市小麦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开门红”的麦市行情或难持久。

政策拍卖交易有所降温

2月1日,春节后政策性小麦首拍如期进行。本期最低收购价小麦和临储小麦共计投放13.9534万吨,成交率98.69%,最高价3050元/吨,最低价2450元/吨,均价2829元/吨,较上期下降132元/吨。

从本次交易情况看,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率仍然高企。原因是政策性小麦拍卖底价较市场麦价明显偏低,比价优势明显,用粮企业参与热情不减。与此同时,由于节后面粉企业进入销售淡季,市场竞价程度有所降温,拍卖成交溢价较前期下降。

最新公告显示,2月8日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继续投放,计划投放最低收购价小麦10万吨,其中河南7.6万吨、江苏1万吨、安徽1.4万吨,投放新疆临储小麦4万吨。据了解,相关部门根据供需情况,适时调整投放区域、数量和品种,使得政策调控的针对性更强、灵活度更高。

储备小麦轮换积极性高

据了解,由于市场对后市小麦行情预期不看高,春节前部分企业储备小麦轮换抢机入市、出库频繁,春节后各级储备轮换出库积极性更是一如既往,交易价格大多随行就市。初步统计,节后一周中央储备小麦累计成交12.4万吨,下周计划投放量超过23万吨。

1月31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竞价销售2015、2016、2017、2018年小麦1.3531万吨,成交2726吨(霸州库),成交率20%,底价3240元/吨。2月1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计划销售2018、2019、2020年小麦3.0375万吨,成交2.9375万吨,成交率97%,底价3200元/吨,成交价3200~3215元/吨。2月2日,中储粮山东分公司计划销售2018、2020年小麦6447吨,成交3493吨,成交率54%,成交均价3160元/吨。2月3日,中储粮西安分公司计划销售2018年小麦8950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3250元/吨。其中,宝鸡库底价3220元/吨,成交价3240~3255元/吨;咸阳库底价3240元/吨,成交价3250~3260元/吨。

市场需求恢复或好于预期

据市场反映,春节过后下游市场购销尚未完全恢复,企业以消耗库存为主,面粉、麸皮价格整体平稳。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为3540~3550元/吨,麸皮出厂价2570~260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由于节后小麦进厂成本略升,面粉企业理论制粉利润下降。2月2日,华北黄淮制粉企业理论制粉利润-16元/吨,周环比下降3元/吨。

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家庭储备食用物资成为常态,提前消耗春节面粉需求。按照惯例,每年春节过后小麦市场面临的压力相对偏重,原因是市场供应渠道多样,而消费需求偏淡且相对单一。但今年或有所不同,原因是“后疫情”时代市场需求的恢复或将好于预期。

一方面,春节期间消费市场活跃氛围给小麦市场恢复带来信心,随着假期结束,各行各业有序复苏,社会面人员流动加快,尤其学生开学、务工人员返岗,面粉集团性消费将会增加,小麦市场需求亦会跟随上升。

另一方面,制粉企业原粮库存经过一段时间消耗后,或在2月底至3月上旬这段时间进行集中补库。届时小麦市场基层粮源供应有限,加上粮商手中余粮成本高企,小麦价格下行调整的压力也不会很大,1.60元/斤或仍是市场小麦价格的重要支撑位。

三大影响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情况。政策性小麦拍卖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最低收购价小麦及临储小麦、中储粮小麦轮换和地方储备小麦轮换。中储粮和地储小麦轮出基本是随行就市,以当前市场价格为主,节后河南、山东中储粮轮换小麦成交价多在1.60元/斤以上。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底价较低,三等价格为2410元/吨,二等2450元/吨,一等2490元/吨,与当前市场价相差710~790元/吨。成交价格加出库费、运输费及升贴水,折算到厂成本与市场价持平或略低,保供稳价意图明显。

二是后期玉米市场变化。当前,华北地区小麦(国标二等)进厂价为3220~3260元/吨,玉米(国标二等)进厂价2830~3020元/吨,小麦、玉米价差为240~390元/吨。由于价差维持高位,饲料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多使用糙米、进口谷物和玉米作为生产原料。有市场人士认为,2023年国内麦价重心整体有望下降,饲用替代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支撑麦价底部。

三是天气及新麦生长情况。“立春”已过,全国各地冬小麦即将陆续进入返青期。当前小麦长势良好,新季小麦丰收预期较强,有助于稳定小麦市场价格。一旦小麦生长受到不利天气影响,麦市将会随市场主体心理的起伏而出现波动。由于“旱寒”叠加造成部分地区小麦出现死苗现象,后期遭遇春旱、“倒春寒”等威胁较大,市场对此关注度较高。(原文刊登于2023年2月7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本文链接地址是https://www.qihuo88.net/qhzx/2283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